|
當那些騙子們被揭露的時候,傳媒蜂擁而至,他們最初也一定嚇得哆嗦,但隨著輿論風頭一過,他們發現一個正規的懲罰機制并沒有接踵而至,他們甚至可以動用各種關系,讓政治變成自己的私有品,讓司法充任其馬前卒。方舟子你揭露你的,媒體輿論你報你的,我自巍然不動,你又能奈我何?
BW中文網訊,什么叫成功人士?如果按照機場里的那些成功學書籍的標準,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成功:成功就是本來只有80分的天份與努力,卻獲得了100分的回報。不是嗎?機場的那些成功學書籍大都是教人如何進行個人營銷,把白菜能夠賣個黃金價。
按這個標準來說,方舟子無疑是一個相當失敗的人。
非成功人士方舟子
早在1995年,方舟子就拿到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僅僅憑這點專業本事,他也完全可以在美國過上一種平靜而優越的生活。但他自小就懷有一些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并不甘于在實驗室里去消磨掉自己的人生價值,于是他選擇了回國。
作為早期的留美博士,回國又趕上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十幾年,以方舟子文理兼備的素質,本來很容易過得滋潤有加的。他的同學,想必多數都有了豪宅名車。
從2000年創辦打假網站“新語絲”算起,方舟子的“打假之路”走了足足10年。方舟子說自己平均每年要打100件左右,10年下來就是1000件。更難得的是,總喜歡以事實說話的方舟子,10年打假幾乎從未失手。一件件學術腐敗被揭露,一個個騙子現出原形,一個個公眾被啟蒙。
但方舟子并未得到可觀的回報,至今大陸的公眾還無法正常瀏覽“新語絲”網站。雖然名滿天下,但方舟子并未因此而發財,他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寫一些科普書籍和媒體專欄。
至今,方舟子已經寫了18本科普書籍,但作為科普作家,他的書賣得并不好。“我寫的書,銷量最好的一本也就賣了幾萬冊,跟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冊銷量的養生書籍比差遠了。”在被問及科普作品銷量時,他如此作答。從收入上講,他比白領們高不了多少。
方舟子不是沒發財的機會,某保健品企業就說因為方舟子的揭發,讓他們損失了一個億。在幾樁與牛奶有關的公案中,只要方舟子開口,掙個上百萬不是難事。可惜按某些庸俗成功學的說法,方舟子情商太低,對這些掙錢機會一概不沾。打假10年,他樹敵無數,但從未被發現有收受不當利益,在這一點上,方舟子實在是一只無縫的蛋。
打假不但沒賺錢,反倒是賠了不少錢。因為一些地方勢力的保護以及荒唐的法院判決,方舟子輸了四場官司。2007年,他因打假而被告,官司敗訴,妻子的賬戶上被靜悄悄地劃走4萬元不說,對方還揚言要報仇。無奈之下,只好帶著一家老小借住到朋友家里。
而就在幾天前,方舟子的“失敗”達到了頂峰,差一點連性命都不保:8月29日,他在家門口被兩個人襲擊,一個用藥物企圖麻醉他,另一個手持鐵錘準備置他于死地。幸好方舟子“反應敏捷,跑得快,躲過一劫”,僅腰部受了輕傷。
方舟子過得有些“失敗”,但被他揭露的各路造假者和騙子,卻依然成功著,這或許是他的另一大失敗。
“西太博士”唐駿至今沒有道歉,而且又搞了新公司在美國上了市;周森峰依然在他的地方大員的官位上坐得穩穩當當,清華大學也沒有對其論文剽竊做任何回應;禹晉永雖然銷聲匿跡,但也沒聽說他因為那些涉嫌違法的行為受到過調查;還有“神仙道長”李一,被揭穿畫皮之后,至今僅僅是“請辭道教協會職務”,而對于他涉嫌的詐騙、非法行醫等嚴重罪行,也還沒有下文。方舟子也承認,擔心地方勢力保護李一,對李一最終是否被法辦持觀望態度。還有那些數量眾多的造假剽竊的教授們,被方舟子揭露后絕大多數都不了了之,遭體制內調查處理的,實屬鳳毛麟角。
方舟子被打的必然
造假者和騙子們的逍遙,與方舟子的落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實在是當下社會的一種怪現狀。而我覺得,此次方舟子被襲擊,甚至可以說是這種怪現狀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對造假者缺乏制度性的懲罰,讓其逍遙法外,實際也是將打假者置于危險之中。
不是么?當那些騙子們被揭露的時候,傳媒蜂擁而至,他們最初也一定嚇得哆嗦,但隨著輿論風頭一過,他們發現一個正規的懲罰機制并沒有接踵而至,他們甚至可以動用各種關系,讓政治變成自己的私有品,讓司法充任其馬前卒。方舟子你揭露你的,媒體輿論你報你的,我自巍然不動,你又能奈我何?
五次三番之后,騙子們就摸到了門道:沒有健全的制度跟進,媒體曝光是不用太害怕的,媒體輿論嘛,每一次都大驚小怪,每一次又忘得太快。
除了媒體,騙子們也發現面對的敵人只有方舟子個人,而不是一個體制。因此,他們相信,錘殺了方舟子,就錘掉了打假之路。行兇者恨他說了真話,同時相信滅了他以后,虛假就可以橫行。因為,他就只有一個人在戰斗。
行兇者之所以喪心病狂敢謀殺方舟子,還因為很多時候對這種事追究的力度實在不強。前段時間,與方舟子合作打假的《財經》雜志編輯方玄昌,在下班途中被兩個人用鋼筋襲擊而受重傷,報案后雜志社兩次致函公安部門催促重視,結果得到的答復是普通刑事案件,沒有警力。
方舟子表示:“如果方玄昌遇襲當時得到公安機關的足夠重視,馬上查案、破案,那將是對受害人的最大保護,我這次被追殺的事件也許就不會發生。”可想而知,歹徒的漏網,對惡行是什么樣的一種示范作用?
當然,根據以往的經驗,此次方舟子遇襲,關注度確實太高,如果政法委領導過問限期破案,破案概率不會太低。但我還是要冷酷地說,方舟子被襲一案不破,我們的社會就難言有正義和法治,但即使方舟子一案告破了,很可能也只是人治的勝利。沒有健全的社會制度保障,即使方舟子安全了,這個社會中的那些無名的扒糞者、舉報者的整體命運依然堪憂。
道德和正義就這樣崩潰
以前學道德哲學的時候,一開始不太明白為什么《正義論》都是在探討分配問題,后來慢慢明白了,分配才是社會道德的基礎。說得通俗點,一個社會機制,要讓好人有好報,這個社會才會有道德,才會有進步和繁榮,反之,社會道德就會崩潰,就會因腐敗而沉淪。
方舟子打假10年,從個人回報上來講,可以說是“損人而未利己”,唯一得利的是我們的社會正義。他靠點射使個別造假者無所遁形,十年如一日地維護著學術殿堂和社會道德的最后純凈,讓邪惡力量因為他的存在而有所忌憚。
方舟子以一己之力在抗拒群魔,宛如一個俠客,純粹而悲壯。他因為打假成了人所皆知的“斗士”,還差點成為了烈士。對于方舟子個人,可能是人性的一種高尚,但對于整個社會,這卻是一個悲哀。
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像方舟子這樣的鐵骨錚錚、兩袖清風,為社會道德和正義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卻得不到好的回報,相反是那些騙子們過得日益滋潤,我們的社會道德和正義,將會迅速崩潰。
方舟子的妻子期待北京警方早日緝拿兇手,更期待中國社會不再需要方舟子以一己之力抗拒群魔的那一天。如果一個社會缺乏良性的制度機制,總是讓個人來面對群魔,那么很快,會有更多的人加入群魔。
如果方舟子成了一個失敗的中國人,那么中國就難以成功。
作者:李鐵
責任編輯:Emma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