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處理技術自誕生起一直快速發展。假設在2028年回顧過去,我們將深刻體會到嵌入式處理技術的進步給世界帶來的重大影響,尤其是在以下四個方面。
設計工具
芯片開發人員一直渴望得到 ...
早前,媒體一直都在關注一則新聞,AMD計劃于2009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09)開幕首日推出基于45納米制程的雙核處理器。如今臺北國際電腦展已經正式開幕,AMD果然如期展示了 ...
射頻識別(RFID)技術近年來在國內外得到了迅速發展。對于需要電池供電的便攜式系統,功耗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將具體闡述基于MSP430F2012和CC1100低功耗設計理念的雙向主動式標簽的軟 ...
EEMBC公布了其首個開放benchmark,稱作CoreMark。EEMBC稱,該benchmark很小但很復雜,可以在多種CPU上跑,不論是8位還是32位的嵌入式處理器。自1997年成立之初,EEMBC就打算搞一種能代替Dhrysto ...
FLASH的全稱是FLASH EEPROM,但跟常規EEPROM的操作方法不同FLASH 和EEPROM的最大區別是FLASH按扇區操作,EEPROM則按字節操作,二者尋址方法不同,存儲單元的結構也不同,FLASH的電路結構較簡單 ...
不能叫1bit單片機,應當稱作1bit處理器或“工業控制單元(ICU)”翻箱倒柜找出我大學時代的技術筆記本(呵呵,雖然基本無用,但一直帶在身邊),當年我專門用了一頁紙記錄了關于1bit處理器的 ...
wangkj:其實,從制造成本來講,51已經沒有任何優勢用fpga跑軟核,8031占用的資源和arm7差不多。因為51是cisc的,而arm是risc的。所以如果有risc的8bit單片機,恐怕制造成本更低;蛘哂衦isc的4 ...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號處理系統不僅要求多功能、高性能,而且要求信號處理系統的開發、生產周期短,可編程式專用處理器無疑是實現此目的的最好途徑。可編程專用處理器可分為松耦合式(協處理器方 ...
通用電氣著名的前CEOJack Welch曾說過,一個公司的業務必須在它所在的行業中排在第一或第二。否則就得想辦法改進那項業務或者賣掉它。這句格言在如今的商場頗為流行。這也是為什么德州儀器(TI ...
隨著微控制器性能增強,已經有可能用它們執行一些在90年代還需要PC處理能力的程序,而游戲領域的應用受這一進展影響很大。現在可以在某種移動應用(包含圖形LCD和一個32位 ARM微控制器)中實現 ...
提出并設計一種新型的基于雙CPU技術的光電圖像識別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目標圖像采集與處理模塊、光電相關聯合變換模塊以及自動識別模塊組成。采用TMS320C6416與FPGA完成目標圖像的采集與處理.采 ...
自1971年Kurbativ等人首次制備出半導體SLED以來,SLED得到了驚人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其在光纖陀螺儀、光纖傳感、光時域發射儀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SLED兼有LD和LED的優點,是一種自發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