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FPGA也有好幾年了,剛好看到AET上有這么個活動,湊個熱鬧,同時也對自己這幾年做FPGA有個總結。 上大學那時還真不知道有FPGA這么個東西。在大學里面只知道玩單片機,想當初看到一個學長拿個51單片機做了個花樣流水燈,感覺神奇得不得了。后來自己在老師的指導下也開始動手玩玩51,那時候感覺51真是強大,無所不能,每次看到啥新鮮的電子小玩意都要琢磨下用51如何實現的。呵呵,估計這也就是叫走火入魔了吧。不過這段經歷對我大學的學習倒是對后面學習FPGA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對51的熱愛使我大學期間的各門專業課都學得不錯,比如說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微機原理等等。 大學畢業后就到一家做檢測設備的公司工作了,那時我還是整天想著51,不過公司已經在逐步把項目遷移到ARM平臺上了。不過在進行一些項目的時候,也會發現51,ARM似乎不太夠用啊,由于公司的行業比較特殊,所以做一些特殊的總線接口的時候,如果只用51或ARM來模擬時序讀取數據顯然時間是不夠的。當時我心里就覺得是不是應該有個做專做時序接口的東西進行一下時序轉換呢?不過想法歸想法,再加上當時網絡也不是很發達也就沒有繼續往這方面深究。在工作了3年后,我又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XILINX公司在學校旁邊的賓館開技術研討會,當時我們也就抱著去聽聽看的想法進入到會場拿了點資料慢慢看了起來,不過看著看著覺得這東西似乎挺有意思:居然能夠改變芯片的內部結構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并且被改變后的芯片內部在運行時是以硬件方式運行的,其速度比純用軟件要快很多。在會后,虛心向XILINX的FAE請教,學到了許多關于FPGA的知識,可以說這次研討會簡直對我的嵌入式生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回到學校后當晚就在學校圖書館抱回了一大堆關于FPGA的書籍(當時很多都是關于ALTERA的,不過我當時不知道ALTERA也做FPGA,所以看到ALTERA就PASS掉了,直接上XILIX,呵呵)。看了一晚上,完全一頭霧水。實在沒有辦法,本著學習單片機的思想想先弄塊板子點個燈看看,上淘寶一查,我的天啊,最便宜都要1000多塊,這可是我3個月的生活費呢。。。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呵呵,在我非常沮喪的那個瞬間得知實驗室有個師兄弄過FPGA,我簡直像撿到了根救命稻草,立馬向師兄請教怎么開始學習FPGA。在他的指導下在我的“老牛電腦"上裝上了ISE和ModelSIM,從此踏上了仿真學習FPGA的不歸路。。。 真正開始在硬件上學習FPGA還得感謝XILINX大學計劃,由于常逛XILINX的官網,偶然一天看到居然有正版的LICENSE和開發板申請,簡直口水都要流下來了,要知道一塊Spartan-3E的板子至少要2000多大洋啊。不過XILINX的申請面向的是大學老師,在我的軟磨硬泡下我的導師終于肯幫我去申請了,在苦等了4個多月后終于接到了這塊夢寐以求的板子。(中間還有不少小插曲,板子還被海關扣住,后來又說等待報關和繳納關稅,不過才300多,呵呵。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結束了學生生涯后,陸陸續續用xilinx完成了大大小小幾個項目,接觸的XILINX的芯片也越來越高級,從V2到V5,從Spartan 3E到Spartan 6。越用越感覺FPGA真是強大,簡直是無所不能了,呵呵。不過FPGA雖然強大,但是要入門卻是不太簡單的;叵氘敵蹰_始學習FPGA時,連基本概念都分不清楚,特別是XILINX的工具挺多,每個工具功能又非常強大,要在短時間內理清關系確實不容易,再加上很多學習FPGA的人都是從學習ARM等MCU過來的,編程思想上也無法立刻轉變。 那么到底如何學習FPGA呢?我覺得如果有個人能夠帶著你把開發FPGA系統的整個流程走一遍的話那是最好不過了。如果周圍沒有這樣的人那就到網上去下載一些視頻教程或者培訓班的課件,這些東西都是非常基礎的,只要初學者按照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來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學習FPGA ,后續我也會把一些基本的例子在博客上分享。 原文地址:http://blog.chinaaet.com/detail/301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