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昨(12)日召開第13屆供應鏈管理論壇,由新上任的共同執行長劉德音發表專題演說。劉德音感謝所有供應商伙伴于過去一年對臺積電的協助,得以在去年快速拉高28納米產能,臺積電20納米將在下月量產,明年將是臺積電全力沖刺20納米產能的一年。 全球半導體業界伙伴,超過500位與會。 臺積電供應鏈管理論壇今年主題是「合作并共創雙贏」(Collaborate and Win Together),共計有超過500位來自全球半導體業界合作伙伴參與。 臺積電建立完整的大聯盟(Grand Alliance)生態系統,支持20/16納米強大擴產需求,除了艾司摩爾(ASML)及應用材料等國際設備大廠,包括家登、閎康、辛耘、中砂、漢微科等國內設備或材料業者,將是臺積電明年及后年快速量產20/16納米制程的最重要合作伙伴。 劉德音表示,自董事長張忠謀于2009年回任執行長后,已成功抓住行動裝置市場龐大商機,這由臺積電去年28納米先進制程的成功就可看出具體成果。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臺積電今年28納米營收可達54億美元規模,明年還將持續成長。 至于臺積電在指紋辨識傳感器、微機電、CMOS影像傳感器、高壓及嵌入式元件等特殊制程,也看到很好的成績。 劉德音強調,第二波客戶轉換采用28納米的訂單已經浮現,相信未來幾年28納米仍將維持很高的產能利用率,臺積電也能保持高市占率。至于下月就要量產的20納米,則是臺積電近幾年來最關鍵的一個突破,因為20納米系統單芯片制程(20SoC)所生產的行動裝置核心芯片,效能大幅優于28納米,也為后年進入16納米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ET)制程量產打下基礎。 劉德音也宣布,臺積電16納米FinFET制程已經進入風險生產(Risk Production)階段,將會在20納米量產一年后導入量產,由于20/16納米在雙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及后閘極(gate-last)技術的改變,微縮難度更高,但臺積電20納米明年順利量產,后續16納米量產也會更順利,20/16納米將會是比28納米需求更強的重要制程。 來源: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