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MAX712/ MAX713系列是MAXIM公司生產的快速充電管理芯片,MAX712/ MAX713芯片適合1~16節鎳氫電池或鎳鎘電池的充電需要,同時根據不同的應用提供了Plastic DIP、Narrow SO和DICE幾種可選封裝形式,利用該芯片設計的充電器外圍電路及其簡單,非常適合便攜式電子產品的緊湊設計需要。MAX712/ MAX713可通過簡單的管腳電壓配置進行編程,實現對充電電池支數和最大充電時間的控制,內部集成的電壓梯度檢測器、溫度比較器、定時器等控制電路,根據電壓梯度、電池溫度或充電時間的檢測結果,自動控制充電狀態,從涓流充電轉到快速充電(低溫時)或從快速充電轉到涓流充電,以確保電池不受損害。充電狀態識別可由輸出的LED指示燈或與主控器接口實現,具有自動從快速充電轉為涓流充電、低功耗睡眠等特性。快速充電速率從C/4 to 4C可設定,涓流充電速率為C/16。 2. 功能特性 MAX712/ MAX713的特性相似,差別在于MAX712在檢測到dv/dt變為零時終止快速充電模式,而MAX713是在檢測到dv/dt變為負時終止快速充電模式;MAX712/ MAX713都能充電1~16節,具有線性或開關模式功率控制,對于線性模式,在蓄電池充電時能同時給蓄電池的負載供電;具有根據電壓梯度、溫度或時間三種方式截止快速充電,并自動從快速充電轉到涓流充電;當不充電時在蓄電池上的最大漏電流僅5mA。 3. 器件封裝及型號選擇 MAX712/MAX713的引腳功能描述如下: ² VLIMIT:設置單節電池最大電壓,電池組(BATT+—BATT-)的最大電壓Em不能超過VLIMIT×(電池數量n),且VLIMIT不能超過2.5V,當VLINIT接V+時,Em=1.65n(V),通常將VLIMIT與VREF連接。 ² BATT+:電池組正極。 ² PGM0:可編程引腳。 ² PGM1:可編程引腳。通過對PGM0和PGM1腳電壓的設定可設置充電電池的的數量,從1~16。 ² THI:溫度比較器的上限電壓。當TEMP電壓大上升到THI時,快速充電結束。 ² TLO:溫度比較器的下限電壓。充電初始,當TEMP電壓低于TLO時快速充電被禁止,直到TEMP電壓高于TLO。 ² TEMP:溫度傳感器輸入。 ² FASTCHG:快速充電狀態輸出。 ² PGM2:可編程引腳。通過對PGM2和PGM3腳電壓的設定可設置快速充電的最大允許時間,從33min~264min. ² PGM3:可編程引腳。除設定最大允許時間外,還可設定快速充電和涓流充電的速率。 ² CC:恒流補償輸入。 ² BATT-:電池組負極 ² GND:系統地。 ² DRV:驅動外圍“PNP”。 ² V+:分路調節器。V+對BATT-電壓為+5V,為芯片提供分路電流(5~20mA)。 ² REF:參考電壓輸出2V。 4.編程應用 4.1.電池數量的設定 在應用中MAX712/MAX713提供可編程引腳PGM0和PGM1,通過對兩者采取不同的電壓連接方式即可設置充電電池數量(見圖4-1), 1~16節。而實際充電電池的數量也必須與由PGM0和PGM1編程確定的數量一致,否則利用電壓梯度檢測充電功能將可能失去意義。 4.2. 充電速率及時間的設定 通過對PGM2和PGM3引腳的編程電壓設置可設定電池的充電速率和充電時間(參見表4-1、4-2)。從表4-1中可以看出,對于MAX712/MAX713來說,最大允許快速充電時間為264分鐘,因此其最小充電速率將不能低于C/4。快速充電電流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而涓流充電電流ITRICKLET一般為C/16,ITRICKLET與IFAST的關系如表4-3所示。此外,鑒于電池本生的固有特性(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存儲),充電時間效率通常在80%左右,即,當以C/2速率充電時,理論上充電時間為2小時,而實際時間通常為2小時30分鐘左右。 5. 工作原理 5.1. 利用電壓梯度充電 圖5-1反映了利用電壓梯度控制快速充電的全過程。在時間1內,MAX712/MAX713從電池吸收很小的電流(5mA左右),當接通充電電源后,開始對電池以C/16的速率進行涓流充電(因為電池電壓低于0.4V),電池電壓開始上升(時間2)。當單節電池電壓上升到0.4V以后,快速充電正式開始(時間3),電池電壓和電池溫度持續上升,充電電流保持在設定值不變。當電池電量達到額定值后,電池組電壓開始下降,即dv/dt為零(MAX712)或為負值(MAX713)時系統從快速充電轉到涓流充電(時間4),此時電池電壓繼續下降到一定值后保持不變,電池溫度也隨之降低。當充電電源從電路中移開后負載和MAX712/MAX713從電池吸收電流(時間5)。為保證電路能準確、可靠地工作,在選擇直流充電電源DC時,DC必須大于6V且在線性模式下要求DC必須比電池組最大電壓高出至少1.5V(開關模式2V)。 5.2. 利用電池溫度充電 圖5-2顯示了典型的利用電池溫度變化控制充電的過程,在本例中電池溫度比較低(如剛從寒冷的室外環境拿入室內)。在時間1內,MAX712/MAX713從電池吸收很小的電流(5mA左右)。當接通充電電源后,開始對電池以C/16的速率進行涓流充電(因為電池溫度低于電壓),電池溫度逐漸升高(時間2)。當電池溫度對應的電壓TEMP升高到TLO時,系統自動轉入快速充電,此時充電電流保持恒定,電池溫度繼續升高(時間3)。當電池溫度對應的電壓TEMP升高到THI時,停止快速充電,又轉為涓流充電,電池溫度也隨之降低(時間4)。 利用溫度控制的原理是:通過MAX712/MAX713內部的溫度比較器對TEMP的輸入電壓和TLO、THI設定的電壓進行比較,即可控制其充電過程。當TEMP電壓低于TLO或高于TTHI時只能涓流充電,反之可進行快速充電。在應用中常用熱敏電阻作為溫度傳感器,并通過分壓電阻實現,如圖5-3所示。分壓電阻的阻值可根據參數計算。 在本例中監測的是電池的相對溫升,當T1、T2、T3采用相同特性的熱敏電阻時,此溫升范圍將不隨環境溫度的影響,如果只監測電池的絕對溫度可去掉T2和T3;如允許電池在低溫時可快速充電,則需將R5、T3和0.022uF電容去掉,并且將TLO和BATT-相連。 6. 應用實例 圖6-1所示,由MAX713構成的10節1.2V 2000mAh的鎳氫電池充電電路,它利用的是電壓梯度監測充電,選擇直流充電電源DC為16~24V;快速充電時間為264分鐘,快速充電電流為IFAST=500mA;涓流充電電流ITRICKLET=IFAST/8 =500/8 = 62.5Ma。圖示C1、C6為濾波電容,R1為限流電阻,設Dcmin=15V,用R1將V+端的電流限定在5~20mA范圍內, 涓流充電或停止充電時LED熄滅。 在一般應用中,當充電電池數量超過5~6節或充電電壓比較高時,為了減小器件發熱,應考慮采用開關模式(參考圖6-2),鑒于在本應用中要求在充電期間同時還要對電池的負載供電,因此只能采用線性模式,而采用減小充電電流來控制器件的發熱,但在設計中還需考慮Q1和Q2的散熱問題,如增加散熱片面積等。 7.結束語 本文介紹的采用MAX713芯片設計的12V鎳氫電池組充電電路比較簡單適用,整個充電過程及狀態顯示均由MAX713單獨實現,整個電源管理模塊簡單可靠,只是由于電池組數量較多而且又只能采用線性模式,因此對于Q1、Q2有一定的發熱量,但通過加裝散熱器后得到了改善,現該電路已經在國內某便攜式測量儀器中廣泛應用,工作穩定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