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公司Yole Developpement指出, MEMS產業正持續發生變化。隨著客戶變得越來越重視裝置的功能性(軟、硬件組合)而非所使用的元件,一向著重于供應元件的老字號主導制造商開始感受到來自無晶圓廠 MEMS 供應商的競爭與價格壓力。 Yole Developpement的資料顯示,2013年全球 MEMS 市值約有120億美元,成長約10%;然而,事實上,單位出貨量雖以更快的速度成長,但平均銷售價格(ASP)卻下滑達7%。這是由于 MEMS 持續成功地滲透至消費電子產品和手機領域,特別是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平板電腦領域。 ![]() 全球MEMS市場預測(以應用別計)(來源:Yole Developpement;單位:10億美元) 雖然10.4%的年成長率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實際上,現有廠商卻得苦撐才能維持成長。Yole資深分析師Eric Mounier表示:「如果我們看看前幾大 MEMS 廠商,意法半導體(ST)在過去幾季展現大幅成長,并在2012年達到了10億美元的銷售大關,這是首家達到如此成績的 MEMS 廠商。如今,該公司雖然仍能維持量產,但卻難以抵擋自家產品價格的下滑態勢。」 ![]() 2009-2013年全球主要企業的MEMS銷售量(來源:Yole Developpement) 同時,德州儀器(TI)的 DLP 銷售也表現持平,主要是因為微型投影應用起飛緩慢,不僅是在消費類應用如此,專業/商用投影市場也持續緩慢速度成長。此外,如同大多數的其他噴墨列印頭公司一樣,惠普(HP)在噴墨列印頭產品的銷售量也出現下滑。另一方面,新加入市場的公司開始改采無晶圓廠模式,例如InvenSense和mCube等。 ![]() TSV在MEMS上的應用(來源:Yole Developpement)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制造技術也開始對于MEMS市場帶來影響,例如mCube成功利用硅穿孔技術(TSV),順利擺脫以往必要的焊線連接。 然而,盡管市場已對既有業者發出警訊,博世(Bosch)祭出制造與多元化的策略,成功地竄升到業界前幾大排名之列。博世的MEMS汽車業務先前斥重資打造了一座專用的MEMS晶圓廠,如今已有盈余可彌補其低利潤的消費部門。 當然,MEMS在消費領域所實現的收益與銷售數字,也開始推動一些具有更佳利潤的領域發展,如醫療、汽車、工業和國防等。 此外,可打造完整遠端功能的傳感器融合軟件正成為滿足客戶需求的基本要件,并推動近期接二連三發生的幾次收購行動,如Audience收購Sensor Platforms,以及InvenSense收購Movea等傳感器融合軟件公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