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子工程師在某個方面精深鉆研,成為某一個特殊領域的專家,從一開始的養家糊口、慢慢小有收益、最后寶馬豪宅,也是有的;這些電子工程師可能沒有全面掌握這些知識,因為這些行業用不上,例如,液晶顯示器,很多行業就不需要;但是,對于一個初學者,我認為,這個提綱是切合實際的,對于面向控制而言,已經基本夠用了;對于初學者,全面地掌握這些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你不知道今后需要使用什么哪些知識,而這些知識, 80%以上你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上,因為這是都是最基本的。熟練掌握這些知識和應用,根據不同的地區、行業和老板,月薪應該可以在3000元~5000元之間,甚至更高。 其實,可能有些你用不上,但是知道了也沒有壞處;所謂書到用時方很少,又有謂藝不壓身。知識=月薪=年薪=金錢=香車寶馬=…….. ,呵呵。 為什么要掌握這些知識? 實際上,電子工程師就是將一堆器件搭在一起,注入思想(程序),完成原來的這些器件分離時無法完成的功能,做成一個成品。所需要的技能越高、功能越復雜、成本越低、市場上對相應的東東的需求越大,就越成功。這就是電子工程師的自身的價值。從成本到產品售出,之間的差價就是企業的追求。作為企業的老板,是在市場上去尋找這樣的應用;對電子工程師而言,是將老板提出的需求或者應用按照一定的構思原則(成本最低、可*性最高、電路板最小、功能最強大等)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短的時間,跟電子工程師的熟練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直接有關。這就是電子工程師的價值。 將電子產品抽象成一個硬件的模型,大約有以下組成: 1) 輸入 2) 處理核心 3) 輸出 輸入基本上有以下的可能: 1) 鍵盤 2)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網/USB) 3) 開關量(TTL,電流環路,干接點) 4) 模擬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號)) 輸出基本上有以下組成: 1)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網/USB) 2) 開關量(TTL、電流環路、干接點、功率驅動) 3) 模擬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號)) 4) LED顯示:發光管、八字 5) 液晶顯示器 6) 蜂鳴器 處理核心主要有: 1) 8位單片機,主要就是51系列 2) 32位arm單片機,主要有atmel和三星系列 51系列單片機現在看來,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應用,說白了,這個芯片也就是做單一的一件事情,做多了,不如使用arm來做;還可以在arm上加一個操作系統,程序既可*又容易編寫。 最近三星的arm受到追捧,價格便宜,以太網和USB的接口也有,周立功的開發系統也便宜,作為學習ARM的產品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作為工業級的控制,是不是合適,在網友中有不同的看法和爭議。本公司使用atmel ARM91系列開發的1個室外使用的產品,在北京室外使用,沒有任何的通風和加熱的措施,從去年的5月份到現在,運行情況良好。已經有個成功應用的案例。 但對于初學者來說,應該從51著手,一方面,51還是入門級的芯片,作為初學者練手還是比較好的,可以將以上的概念走一遍;很多特殊的單片機也是在51的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I/O和A/D、D/A;也為今后學習更高一級的單片機和ARM打下基礎。再說了,哪個老板會將ARM級別的開發放在連51也沒有學過的新手手中? 在51上面去做復雜的并行擴展是沒有必要的,比如,擴展I/O口和A/D、D/A等等,可以直接買帶有A/D、D/A的單片機;或者直接使用ARM,它的I/O口線口多。可以使用I2C接口的芯片,擴展I/O口和A/D、D/A,以及SPI接口擴展LED顯示,例如:MAX7219等芯片。 市面上一些比較古老的書籍中還有一些并行擴展的例子,如:RAM、EPROM、A/D、D/A等,我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去看了,知道歷史上有這些一回事就行了; 這些知識,是所有產品都具備的要素。所以要學,再具體應用。 說一個小的故事:野人獻曝。 從前,有一個農民,冬天干了活后,休息曬太陽。好舒服呀。 他想,這么舒服的享受,我要獻給國王,讓他也能得到享受。 于是他興沖沖地到了王宮,將他的寶貴經驗獻給了國王。 我現在就象這個農民,把自己認為很寶貴的經驗獻給大家。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拍板磚也可以,罵我也無所謂,呵呵,隨便。 |
kan guo zhidao le xiexie |
經驗總是要看的,但是不是適合自己那就看我們自己了!! |
參考啦 |
說得好 |
但略顯啰嗦 |
thanks |
呵呵,轉載過來的吧~ |
努力中 |
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