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以其無需配置、即插即用等特性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004年提出的USB2.0標準,傳輸速度最大能夠達到480Mbps。但在 USB3.0標準中,它的最大傳輸速度幾乎是傳統USB2.0傳輸速度的10倍,達到了5.0Gbps,被定義為“超高速USB接口”。本文基于CYPRESS的FX3系列USB3.0芯片,對USB3.0總線進行研究開發。 2.USB3.0接口芯片概述 賽普拉斯的EZ-USB FX3是新一代的USB3.0外設控制器,具有高度集成的靈活特性,允許系統設計者將USB3.0添加至任何系統。本文采用的是FX3系列USB3.0芯片CYUSB3014 FX3是完全兼容USB3.0 V1.0和USB2.0規范的,集成的USB2.0 OTG控制器允許芯片作為主從設備使用。另外,它還支持一些常用的外設接口,如SPI,I2C,UART和I2S可以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 FX3具有一個可進行完全配置的并行通用可編程接口GPIF II,它可以與任何處理器、ASIC或是FPGA連接。它可以輕松無縫地連接至多種常用接口,比如異步SRAM、異步和同步地址數據復用式接口、并行 ATA等等。EZ-USB FX3集成了USB3.0和USB2.0物理層(PHY)以及32位ARM926EJ-S微處理器,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并可用于構建定制應用。 3.系統整體設計 本系統設計主要由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組成。軟件部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PC機應用程序、FX3固件程序FPGA程序。硬件部分主要由FPGA、USB3.0芯片和DDR2組成,硬件的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本文主要完成了硬件、PC機應用程序和FPGA程序的設計。 FX3固件程序使用的是Cypress的SDK開發包的固件程序。 3.1 DDR模塊設計 與FPGA相比,USB3.0接口是一個高速的接收單元。在不同工作速度的系統之間,數據緩存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來說,使用FIFO基本可以使各系統工作在自己的時鐘頻率下,而不需要反復的互相握手信號就能進行數據的交流。本文設計的數據是保存在計算機上,由于各計算機的硬件配置可能會不一樣, 我們設計了DDR2虛擬FIFO模塊來進行數據緩存,為批量傳輸時能夠提供足夠的緩存,不用擔心為緩存不夠電腦來不及存取數據造成數據丟失。 本系統選用兩片MT47H64M16HR,兩片DDR并聯控制總線和地址總線,總存儲容量達到2Gbit,讀寫寬度都為16bit,它具有豐富的資源,足夠滿足本系統的需要。 3.2 USB3.0接口設計 與USB2.0不同的是,USB3.0在與計算機通訊時,它有自己專用的數據通路,專用的數據發送線路和獨立的數據接收線路,即圖3中四線差分信號 SSRX+/-和SSTX+/-,從而可以真正的實現全雙工。同時,USB3.0還兼容了USB2.0的D+/-信號接口,從而可以與USB2.0無縫連接。使用從器件FIFO接口與FPGA鏈接,傳輸速度能達到可達到320MBps。圖3為USB芯片與FPGA和PC機的電路連接。 3.3 FPGA邏輯設計 FPGA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需要產生測試數據并將數據存儲到DDR2中,以及將DDR2中讀出的數據轉移到CYUSB3014大的內部FIFO中,因此它主要由如圖2內部所示模塊構成。 3.3.1 USB接口模塊 USB接口模塊主要處理讀寫命令。讀寫命令需要計算機通過USB控制傳輸,傳遞到CYUSB3014中,再由CYUSB3014將具體的命令轉化為電平信號送到FPGA的IO口。USB接口模塊根據UART_RX上的電平信號,判斷出是讀命令還是寫命令,最終產生CYUSB3014的片選CS、使能 OE、讀/寫控制等有效信號。 當為寫命令時,CYUSB3014需要將從DDR2中讀取的數據發送出去;當為讀命令,讀取CYUSB3014傳遞過來的數據,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5為同步寫入和讀出數據的時序圖。由于讀寫最大包為1024字節,所以實際每一包傳輸需要256個周期。圖中的輸入/出DQ數據為測試數據模塊和PC機產生的測試數據,RX即UART_RX信號。 3.3.2 測試數據模塊 當計算機向FPGA發出讀命令時,FPGA產生測試數據。32位數據,高16位為0,低16位循環計數,發送一個周期后,自動清零。 批量(bulk)傳輸時的最大包大小為1024字節,因此測試數據在0~255之間循環變化。 產生測試數據后,數據傳輸流程為DATA->DDR2->FIFO->CYUSB3014->PC機,實現了將測試數據上傳到PC機的功能。 3.3.3 DDR2接口模塊 該部分直接負責外圍DDR2接口,利用FPGA的DDRII SDRAM IP核實現,按照DDR2芯片MT47H64M16HR來設定控制器的時序參數,控制器根據這些參數值生成滿足MT47H64M16HR時序的接口,再由DDR2模塊進行讀寫控制。 3.4 應用程序的設計 應用程序由VC++編寫,利用與設備驅動關聯的API與設備聯系。CYPRESS公司提供了完整的API庫,配合使用其提供的通用驅動程序,可以便利地調用控制USB設備。應用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發送命令,并將USB輸入數據保存下來,程序主要界面如圖6所示。 4.測試結果及分析 4.1 寫入數據測試 當應用程序向USB發出寫命令時,FPGA產生測試數據并傳給FX3以便上傳給PC機。 采集1000MB的數據進行記錄,以便在MATLAB中進行分析。 CYPRESS官方開發包中自帶了streamer軟件進行速度測試。在Endpoint選項中選擇Bulk in endpoint端點(Bulk Out對應的是PC機向FPGA寫數據)。由于批量傳輸時的最大包為1024字節,因此需要將Packets perXfer設置為256或以下,Xfers to Queue置為4。不同的USB3.0控制器,速度的測試結果會有所不同。如圖7所示是在64位WIN7系統下的測試及分析結果。如圖7(a)中所示,經過一段時間的速度測試,23704個成功包,0失敗,往P C中寫入數據的速度能夠達到178800KB/S,即1.43Gbps。為了驗證數據的正確性,在MATLAB中對采集的8.0Gb數據進行分析。由于測試數據是0~255之間循環變化,因此可以根據每一包數據的數據差是否為1來判斷數據的正確性,當不為1時報錯。如圖7(b)所示,讀取的數據是正確的,沒有發生丟數或錯數的情況。 4.2 讀出數據測試 類似的,當應用程序向USB發出讀命令時,同時會產生一組有規律的測試數據,并傳送給CYUSB3014,FPGA直接讀取數據。如下圖8(a)所示是讀入速度測試結果,18252個成功包,0失敗,往USB中寫入數據的速度能夠達到179000KB/S,即1.432Gbps。在FPGA中記錄下隨機采集的32k數據并進行分析,同樣的可以根據數據間的差來判斷數據的正確性,如圖8(b)所示,寫入的數據時正確的,沒有發生丟數錯數的情況。 5.結束語 本文在FPGA和CYUSB3014的基礎上,對USB3.0進行了開發應用。鑒于本文的系統架構,雖然測試數據都是FPGA內部產生,但是對于實際使用高采樣率AD的數據采集系統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