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yeelink,這嘛,是一個開放的云服務器平臺,大家都可以去注冊一個自己的賬號,然后就可以使用它的服務器就是,只要你的設備能夠聯(lián)網(wǎng),無論你人在哪里,就能從網(wǎng)絡上控制你的設備,而它就提供各種API接口,我們只要熟悉一點tcp的編程我們就可以簡單使用了,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yeelink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查看,修改我們的設備,十分簡便。 官網(wǎng)是這個,http://www.yeelink.net/ ,注冊完之后我們進入用戶中心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界面 ![]() 而在賬戶中找到我們的apikey,這個值在編程時會用到,另外在設備管理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設備,選擇在設備里創(chuàng)建個自己的傳感器,可選擇數(shù)值型和開關型等,如下,可以在傳感器的這個位置,看到設備的ID,和傳感器的ID,這兩個值也是需要的 ![]() 然后我們先測試下通信是否能成功,可以使用網(wǎng)絡助手作為一個服務器端,作為一個設備向yeelink服務器發(fā)送命令 下面兩個命令中一個是發(fā)送數(shù)值到服務器,一個是從服務器獲取數(shù)值,通信成功的效果如下,若通信失敗的話,可以嘗試重新獲取下apikey的值,在賬戶那邊可以重新獲取。(記得將下面的ID值和apikey值改為自己的) ![]() ![]() 然后我們就可以寫個tcp通信程序,并且將設備的開啟加入其中了,樓主這里就簡單用個GPIO口做個例子,如果想的話,我們也可以寫個溫度檢測的程序,然后通過微信實時檢測家里或某個地方的溫度。 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ortnumber 80//yeelink的服務器端口 #define DEVICE_NAME "/dev/rkpx2_GPIO"http://gpio的設備,提供的kernel已包含,里面定義里gpio4的1234四個引腳,這里用到1引腳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sockfd//tcp進程號 int fd//gpio的設備號 int recdata//收到的數(shù)據(jù)長度 char *addr//一個字符型指針,用來找數(shù)據(jù)value的位置,后面的值即是網(wǎng)站上按鍵的值 int offset//value的長度,以便找到按鍵值 char *yeelink//yeelink服務器ip地址 char recv_data[1024]//收到數(shù)據(jù)的內(nèi)存 char flag//按鍵值 yeelink="42.96.164.52"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ilent_addr char send_data1[300] = "GET /v1.0/device/××××××××/sensor/×××××××/datapoints HTTP/1.1\r\nHost: api.yeelink.net\r\nContent-Length: 11\r\nU-ApiKey:××××××××××××(這里請用自己的APIKEY代替包括前面的ID)\r\n\r\n{\"value\":0}\r\n" /* 發(fā)送用到的數(shù)據(jù) */ struct hostent *host fprintf(stderr,"start") while(1){//循環(huán)起來,每隔5s讀一次按鍵值 if((host=gethostbyname(yeelink))==NULL)//獲取服務器地址 {fprintf(stderr,"gethostname Error:%s\a\n",strerror(errno)) exit(1) } 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建立socket { fprintf(stderr,"socketError:%s\a\n") exit(1)} bzero(&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堆棧初始化,全部化為0 server_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htons(portnumber) server_addr.sin_addr=*((struct in_addr *)host->h_addr) 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sizeof( struct sockaddr))==-1)//申請連接 { fprintf(stderr,"connect Error:%s\a\n",strerror(errno)) exit(1) } send(sockfd,send_data1,sizeof(send_data1),0)//將http文件頭發(fā)過去 recdata = recv(sockfd, recv_data, sizeof(recv_data), 0)//接受服務器返回的數(shù)值 recv_data[recdata]=' '//加上結束符 addr = strstr(recv_data,"\"value\"")//在接受到的數(shù)據(jù)中找到按鍵值的位置,即value,收到數(shù)據(jù)的樣式如下{“value”:key} offset=strlen("\"value\":")//判斷value的長度, flag = *(addr + offset) //找到按鍵的值,賦值給flag fprintf(stderr,"the value is %c \n") close(sockfd)//關閉socket,記住,這里得提前關閉,不然會發(fā)生段錯誤。 fd=open(DEVICE_NAME,O_RDWR)//打開GPIO設備 if (fd==-1){ fprintf(stderr,"open devices %s error\n",DEVICE_NAME) } if(flag=='1'){//判斷flag的值,然后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 ioctl(fd,1) fprintf(stderr,"the value is %c \n",flag) } else { ioctl(fd,0) fprintf(stderr,"the value is %c \n",flag) } fprintf(stderr,"please wait 5s\n") sleep(10)//延時10s,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close(fd) } exit(0) } 因為是用GPIO口的,用的是板上的GPIO4_1樓主也不好加圖片,所以效果就不演示了,但是已驗證可行,樓主用的使用的kernel和程序文件如下,都放壓縮包里了,有興趣可以下載過去研究下,壓縮包中的文件一個是kernel,這個是支持VGA顯示的,而且包含了樓主的一個GPIO驅(qū)動,在程序中會用到,一個是源碼,我們可以在源碼包中編譯出可執(zhí)行文件,最后一個是可執(zhí)行文件,可以用adb工具push進板中,然后執(zhí)行起來就可以了,當然,這里是樓主自己的帳號,ID ,APIKEY都是樓主帳號的,所以你們想用的話,就得修改下,只需要在程序中改這三個值便行,然后就可以使用自己帳號的設備 控制, ![]() 測試時的部分圖片如下,按那個開關會改變GPIO端口的值,而改變端口時,debug口也會有提示,這里也會有提示,大家可以使用這個端口電平的改變,控制燈,蜂鳴器之類的。 ![]() ![]() ![]() ![]() 現(xiàn)在說說程序中樓主遇到的幾個錯誤。 1.發(fā)送過去的http文件頭,在{"value":**}的前面要有兩個回車,這個別漏了,這是格式要求,漏了就沒法正常把值放到服務器了 2.獲取服務器的值的時候,我們得在服務器中的值處理,因為他發(fā)過來的值時沒有結束符的,所以我們得手動加上結束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