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域刀客 11月中,聯想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虧損額達7.14億美元,這是6年來聯想首次出現,聯想表示,由于重組和清理庫存產生費用9.23億美元,導致聯想單季虧損額度高達7.14億美元。 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聯想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通過裁員重組,能夠讓我們一年省下來13.5億美元的費用”。 果真如此嗎?未來的聯想會繼續進入上升的通道嗎? 也許未必。 聯想真正的寒冬才剛剛開始 聯想一直是中國IT產業的一面旗幟,而這面旗幟從中國走到了世界。實際上國人認識到聯想,是自上世紀90年代那句經典的廣告“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開始的,那時的聯想,盡管不象現在這么大,但正象那句廣告一樣,大氣而充滿活力。 而現在的聯想,其虧損后面,真的只是由于處理庫存和整合帶來的虧損嗎?事實上,從聯想2013年至今的財報看,雖然營收在緩慢增長,但其利潤自2014年第三財季攀上2.6億美元高峰后,就一直處于下降的通道,2014年第四財季是1億美元,2015年第一財季是1.1億美元,而現在是虧損7.14億美元。 這也許還無法說明未來聯想所面臨的趨勢,那么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根據Gartner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聯想PC的出貨量僅為1499.5萬臺,較去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1562.3萬臺比,下降了4%,而此前的第二季度,據IDC的統計聯想PC的出貨量為1344.4萬臺,較2014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1453.5萬臺下降了7.5%。PC市場遇冷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對于聯想、惠普、DELL三大巨頭來說,僅僅只是整體市場遇冷銷量下降這么簡單的事嗎? 與以聯想為代表的PC廠家相比,蘋果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498.2萬臺出貨量擠進PC五強后,2014年第四季度便以575萬臺的出售量及同比增長18.9%的增速繼續挺進,到2015年第三季度,便以560萬臺的出貨量占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的7.6%,在整體市場同比下降的一片哀嚎中,神奇地達到了1.5%的同比增長。 如果以同比增長趨勢看,聯想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降,未來如何其實不難判斷。在以蘋果為代表的新勢力的進攻下,就目前的趨勢而言,聯想真正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PC已死,其實死的不是PC產業,死的是不求上進沒有創新的PC廠家,當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比如蘋果的Macbook系列或微軟的Surface系列,消費者的變化顯示給傳統PC廠家的是無力回天的困局。 PC廠家的死穴在哪里? 2013年初刀客和同事與英特爾的朋友合作做了一次Ultrabook的測試,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我們更愿意把這次測試看成探求未來PC變革方向的一次思考。當時我們測試了聯想、惠普、戴爾及主流廠家市面上可見到的十多種超極本,這里包括當時出現的Surface 2,結論讓我們非常悲觀。 雖然當時英特爾在大力扶持并推廣超極本,但對于已經擁有多年完整PC產品線的廠商而言,推出Ultrabook是不得已的事,說穿了是應付英特爾而已,當時我們把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作為標準,與這兩款產品比,傳統PC廠家的產品無論從設計到工藝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活動結束后在聊天時刀客對英特爾的朋友講,如果非要找一個能代表未來趨勢的產品,那么只有Surface 2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新品類。事實上,當初的Surface 2和現在的Surface Pro 3、Surface Pro 4有很大的差別,但微軟對設計和工藝的控制讓刀客和同事對微軟的制造能力刮目相看,當時英特爾的朋友不以為然,認為作為一個新品牌,微軟和聯想、惠普、戴爾無法相提并論,英特爾還是希望通過這些大佬能促進PC的升級。 然而兩年過去了,傳統PC廠家的產品依然是老大笨粗的形象,依然不考慮用戶的體驗的改變,盡管超極本在其產品序列里有了一定的份額,對全球PC銷量下降的形勢,但他們似乎仍然對PC產品的變革心不在焉。 以聯想為代表的PC廠家的死穴,就是其對產品變革的動力不足。 看看現在主流筆記本的規格吧,手機的分辨率都序普遍到了1980X1080了,但主流筆記本的分辨率大多數仍然停留在1366X768上;Macbook Air的重量只有1.08千克,Surface Pro 3的重量只有800克, Surface Pro 4只有786克,而聯想、惠普的普通筆記本重量在1.5千克到2.8千克左右,真是無力吐槽;至于制造工藝、材質及風扇噪音十幾年間好象沒有怎么變化過,就連電源適配器,這種稍微用心就可以減小重量和體積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事,傳統PC廠家都不想去改變。 事實上,PC整體銷量下降,正是聯想等這些PC廠家長久以來不思進取的結果,無論是蘋果Macbook的增長,還是平板電腦的普及,PC廠家的產品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今年出現的以生產為核心的iPad Pro和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從根本上講是PC產品產品形態的變革,而這些產品的迅速崛起,將進一步給PC廠家帶來致命性打擊。 對于以聯想為代表的PC廠家而言,不要指望傳統廠家可以通過自身的變革而達到產品的革命,有太多的利益讓他們無法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產品的創新和用戶體驗的提升,而這正是給了蘋果、微軟足夠大的成長空間。 以前PC廠家一直拿OS X的兼容性不好來給自己安慰,當蘋果的類PC產品全部采用英特爾芯片后,其實這一切都不存在了,除了基于Windows開發的一些應用軟件之外,日常辦公、娛樂,蘋果的PC產品已遠好于傳統PC廠家的產品。即使還有一些不兼容,還有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可選,未來PC銷量的繼續下降已是必然的事了,聯想也無法例外。 誰是壓倒聯想們這些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說只有蘋果、微軟倒也還好,以蘋果現在年2000萬臺左右的銷量和10%增長速度,以及Surface Pro的年銷量200萬臺左右市場容量,目前還成不了主流,至少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逼近三大巨頭的銷量,但其增長繼續加劇傳統PC廠家的市場下降是必然的事。 但真正可怕的還在后面。 這一陣各種傳言小米的筆記本即將面市,2999元左右的價格,從目前放出的產品圖來看,很象Macbook的樣子。另外有確認的消息是華為注冊了Matebook的品牌,這兩家中國最大的手機生產廠家殺入PC市場幾乎已是鐵板定釘的事了。 小米,用了四年時間,從零開始在中國手機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一種現象,目前又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第二的廠家。華為先不講其在電信市場的傳奇,就智能手機領域,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把一個默默無聞的手機品牌做成了中國市場占有量第一。現在兩家都把目光盯到了PC業務,以他們做手機的供應鏈控制能力、制造工藝和對用戶體驗的把控能力,一旦進入PC市場,利用手機產業的品牌影響力,用不了多久,至少在中國PC市場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是必然的事。 對于聯想而言,真正的對手來了。 聯想手機目前就產品而言,已經不是華為和小米的對手,而這兩家如果一旦把火引到聯想的后院,他們的打法可能根本不是聯想可以想象的。可能聯想聊以自慰的是其對渠道的控制能力,但就目前華為和小米的打法,傳統的渠道在他們眼里可能一文不值。對聯想而言,如果華為和小米生產筆記本,其產品質量和性價比肯定要比聯想高一個檔次,到那時,手機產品節節敗退,連PC大本營很可能也保不住。 如此一來,對聯想而言,國外有蘋果、微軟不斷侵蝕市場份額;在中國,又受到華為小米的超常規攻擊,聯想冬天才真正開始。 人類失去了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雖然這句話讓我們心生感激,但就未來而言,如果聯想繼續現在的套路,象當初柳老和楊少帥喊著要超越蘋果一樣的想法,那么人類失去聯想,世界會變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