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ARM公司發布了兩款新的處理器產品:Cortex R-8和Cortex-A32(參見ARM推出全新超高能效Cortex-A32處理器,擴大嵌入式與物聯網產品陣容和ARM Cortex-R8處理器開拓5G速度需求)。我們知道,ARM的處理器產品有三個系列:實時處理器R系列,應用處理器A系列,以及微控制器M系列。顯然,Cortex-R8和Cortex-A32分別屬于實時處理器和應用處理器系列。 Cortex-R8 Cortex-R8的定位其實非常簡單:為5G通信時代做準備。如圖所示,在不同的移動通信世代,ARM都有與之對應的R系列產品。Cortex-R是市場上最流行的調制解調實時處理器。由于5G移動通信技術要求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延遲和數十倍的帶寬提升,尤其是要應對多載波聚合的挑戰,所以ARM開發了新一代的Cortex-R8實時處理器來替代目前的Cortex-R7。 ![]() 據ARM中國北京FAE經理趙永超介紹,Cortex-R8的性能在Cortex-R7的基礎上翻了一番,而且最多可以配置為四核,而Cortex-R7最多為雙核。除了移動通信調制解調,Cortex-R8還可以用于大容量存儲,包括固態硬盤(SSD)和硬盤驅動器(HDD)。 Cortex-A32 相對于Cortex-R8,Cortex-A32的情況稍微有點“糾結”:它是用來替代ARMv7-A架構處理器(Cortex-A7和Cortex-A5)的ARMv8-A架構處理器,但又是ARMv8-A架構中唯一一款純32位處理器(該系列的其他產品都具有64位性能,與之最接近的Cortex-A35同時支持64位和32位運算)。 ![]() 雖然聽起來有點糾結,但如果你考慮到Cortex-A32的目標應用就容易理解ARM公司這樣做的原因了。Cortex-A32旨在用于下一代的可穿戴和物聯網市場,而這種應用要求極高的能效。也就是說,Cortex-A32的功耗必須很低,而性能還要盡量提高。因此,ARM公司決定為Cortex-A32選用更先進的ARMv8-A架構,但同時又采用更省電的32位運算方式。為了讓這個32位的ARMv8-A處理器性能更強,ARM特地增加了100個新的32位指令,強化了浮點運算性能、軟件加密功能和媒體處理性能。 經過一系列的調校,Cortex-A32終于表現出了令人滿意的能效:比Cortex-A7高25%,比Cortex-A5高30%,也比它親哥哥Cortex-A35高出了10%。在1GHz以下頻率工作時,Cortex-A32單核功耗小于75mW;在100MHz工作頻率下,Cortex-A32的單核功耗小于4mW。尺寸方面,Cortex-A32單核芯片面積小于0.5mm x 0.5mm。它可以配置為四核形式。 趙永超先生解釋說,雖然Cortex-A32的能效僅比Cortex-A35高10%,但這項開發工作也是值得的。他說,在一些物聯網應用中,尤其在工業領域,器件的更新周期很長,所以32位處理器還會有繼續存在許多年。在這種情況下,用更先進的Cortex-A32來接替Cortex-A7和Cortex-A5符合市場的需求。這個尺寸最小、功耗最低的ARMv8-A處理器將為下一代多元嵌入式應用注入創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