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電子 市場研究機構IHS統計,2015年全球車用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出貨量成長8.4%,但由于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整體產值僅與2014年持平,約在27億美元左右。不過該單位預估,2015~2022年車用MEMS元件的產值復合年成長率(CAGR)可望達到6.9%。 以產品型態來看,目前壓力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與陀螺儀三種元件占據了車用MEMS感測器市場的95%,主要應用在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安全氣囊、胎壓檢測。預估到了2022年,車用MEMS感測器市場的版圖分布將會出現明顯改變,屆時行人感測、進氣潮濕度感測、MEMS麥克風、實作夜視系統的微型輻射熱感測器(Microbolometer)將有明顯成長,以數位光處理技術(DLP)為基礎的抬頭顯示器、LED頭燈等,也有崛起的機會。 至于個別廠商表現方面,前十大車用MEMS感測器供應商的營收,幾乎都受到歐元及日圓匯率波動的影響。德國Robert Bosch仍是目前車用MEMS感測器的龍頭業者,雖然出貨量持續增加,按照各地匯率計價的營收也有不錯表現,但換算成歐元后,營收僅維持平盤。 排名第二的Sensata在2015年營收有小幅成長,但主要是透過購并CST、Kaylico、Schrader等業者而來。排名第三的恩智浦(NXP)則是透過購并飛思卡爾(Freescale)而擠進車用MEMS感測器主要供應商名單。NXP原本在車用感測器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磁力感測器,購并飛思卡爾后,取得了壓力、加速度等重要的車用感測器產品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