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亦或當下,深圳都以其開放的移民文化,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先進的物流行業,與周邊城市相輔相成的配套能力……贏得了中外人士對它的厚愛,筆者也不例外。自從柴靜的穹頂之下一播,深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更是打定了筆者扎根深圳的決心,再來,中國家長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于此,筆者想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去“口罩”化,但這個過程也深受“深圳速度”所虐。 隨君赴深,它幫我掃除心理霧霾 筆者85后,碩士畢業三年,果斷放棄內地一省會事業單位,全然出于家庭考慮。選擇攜一雙兒女與夫并肩南下奮斗,自我感覺美美噠,還一度標榜人生贏家對未來充滿期待,但創客之都的深圳貌似對我這種曾是“體制內”的家伙并不感冒,這讓筆者深刻覺得有脫節社會的危機,尤其是做PCB 設計這一行……在小女兒八個月大的某個深夜,筆者開始向智聯、51job砸簡歷,第二天一早被電話叫醒。在被通知面試時筆者意識還不太清醒,驚覺深圳速度果然可以,隨后收到面試郵件,一番簡單準備后按時去面試,前后兩次面試讓筆者覺得這就對了,感嘆老天的確待我不薄。 在考量好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后,最后雙方協商的就是筆者最關心的兼顧家庭的問題了。因為筆者有密友曾在深大讀研,她曾不止一次地強調深圳企業人情淡薄,這讓筆者心存顧忌。但這家公司boss和相關領導滿懷誠意地告訴我,他們會考慮我的家庭角色,考慮到我年幼的孩子,會對我特定階段給予特定的關懷和照顧。boss們誠懇的態度和善意的關懷讓我徹底放下了思想包袱,這讓我甘愿做一個辛苦的“背奶媽媽”,讓我義無反顧地拒絕其它面試邀約,僅僅為了雙方的理解和信任,為了無比契合的情懷指向。 當時只記得這個公司的平臺叫“快點PCB”。 筆者想,或者,對PCB設計的理解和輸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了。 拋棄深圳or被深圳拋棄,這是一個問題 和諧、被理解的工作讓我心底充滿感恩,滿腔的熱情和充實的安排令我存在感爆棚,正打算扎根深圳信心倍增時,樓市的跳漲效應卻此起彼伏,一兩個月間漲幅超30%如同做夢一般,在無數人感嘆兩個月讓人白干十年時,我再也“樂”不起來了。難道深圳只是撈金的中轉站,只能是無法扎根的異鄉?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看著樓市一天一個價,何止“心酸”?心理感覺筋疲力盡、無所期盼時只能自娛自嘲道“還是拋棄深圳吧……”,其實這真真是被深圳拋棄的滋味,心有不甘而又無能為力。看著房價跳漲下企業、人才的內遷只能默默地祈禱,是深圳需要“靜靜”的時候了吧,但這又與我何關? 在信心遭到如此打擊,現實讓人不忍直視之際,其實心理還有絲絲不甘。“不要拋棄,加油!”來自直接領導這樣的鼓勵重新點燃了我對工作的熱情,那些夜不能寐的工作想法還沒有實踐呢?那些理解和信任的眼神怎能輕易辜負啊?高房價只是一個命題,怎樣看待因人而異。但這并不能否定企業本身,它的前瞻它的卓越它的創新足以成為當下行業的“長板”,它對電子類學弟學妹的教育和就業指導意義讓人肅然起敬,它的理念它的模式它的價值足儼然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桿”,能常常為其革新發展意識、人文管理模式、社會價值意義所振奮,又有什么理由不為它的未來獻力一搏呢? 氛圍孕育下,想輸都難 筆者在“快點PCB”感受到的不只有價值認同、理想共鳴,為高速PCB設計貢獻力量的追求,更多的還有平臺的創新驅動和分享機制。為把課程做好,常駐華為的一線工程師可謂是操粹了心,不停地想創意和點子,將有難度的設計教程做得妙趣橫生,將新手工程師易犯的錯誤一遍遍梳理。他們糾結于軟件處理和圖像表達時的爭討有時讓人忍笑不禁,有時又讓人肅然起敬,他們獨具匠人精神卻又不乏人文情懷,他們追求創新卻也專注基礎,他們立意高遠卻又無比接地氣……此外,快點PCB讓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氛圍,這種氛圍不單指孩子生病時同事們的關切和慰問,更是資源融合和知識分享的愉悅和成長,這一點更是難得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