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A——構建“醫院前”體檢新模型 醫療資源緊缺是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現實問題。我們經常能看到如下情景:病人在病床上等候,體檢人群在科室間穿梭。等待、加塞兒、紛爭,在醫院做一次體檢,相當于一次看病演習,沒病的也能急出病來! 專業體檢中心的出現,使醫療和體檢功能得到區分,但由于體檢手段仍然擺脫不了抽血、B超、X光透視模式,效率仍然較低,仍然擺脫不了侵入感染、射線傷害的風險,致使一些人不愿意體檢,害怕體檢,排斥體檢,影響了健康管理向更廣泛人群的普及。 現在問題解決了,有了HRA健康風險評估技術產品,一切風險、擔心、麻煩都被消除,就座5分38秒,全身8大系統201項指標全部搞定,身體各個方面所面臨的各級患病風險一目了然,方便、快捷、準確、全面,把體檢變成了一次舒適的體驗,實現了對傳統體檢概念的“顛覆”式改變。 HRA健康風險評估系統采用生物電感應技術,結合人體電阻抗測量技術,以及時電流統計分析法,通過計算機輔助掃描,對人體組織器官進行3D重建,因此可以直觀身體各臟器變化趨向,判斷早期疾病及病患趨勢,從而對人體健康狀況做出全面評估,給出膳食指導建議,或給予遠程“會診”、分析和指導。按照一般醫療機構體檢取費標準,如果取得人體201項功能指標參數,花費可能會上萬元,是HRA取費的10倍左右。所以,HRA又是最經濟的選擇。 我們可以大概估算一下,按一般體檢中心平均每天檢查30人計算,HRA單機單人一天可創造的體檢服務收入即在3萬元左右,一個季度就可以收回設備投資。如果是新成立的體檢中心,包括醫院康復中心、健康評估機構、專業體檢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特需醫療機構,甚至大型企事業單位、運動員訓練中心、社區醫療服務站、高級會所、老年公寓等,完全可以把采購X光機、B超、生化分析儀的資金集中起來,引進一臺或多臺HRA設備,作為體檢最前端疾病篩查手段應用,只將被篩查出有較大病患風險的人引見到醫療機構做定性檢查,這樣既可大大提高自身的體檢效率和收益,也使后續醫療資源的應用更加有的放矢,更具選擇性,更具專業性,使健康管理的社會化屬性得到真正體現。 |
005ClyEngy6Wqvgrvnyf8&690.jpg (42.1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