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3維(3D)影像顯示的電視機已在美國和中國開始銷售。在日本,松下于2010年4月下旬開始銷售支持3D的PDP電視,并大量播放啟用職業高爾夫球手石川遼做代言人的電視廣告。索尼的3D液晶電視即將迎來下周四(6月10日)的發售日(參閱本站報道1)。昨天舉行了3D液晶電視產品發布會的夏普,宣布將于7月30日開始銷售(參閱本站報道2)。東芝已宣布將于今年夏季推出3D液晶電視(參閱本站報道3)。另外,自2007年起在美國銷售3D電視機的三菱電機,也宣布將從今年夏季開始投放日本國內市場(參閱本站報道4)。今年夏秋兩季期間,量販店的電視機賣場里“3D”的字樣將無處不在,場面熱鬧。 說實話,筆者希望能夠再熱鬧一些。3D電視一開始在店面亮相時,3D體驗區前面曾經圍滿了人,但近來不再有那種感覺了。由于個人的原因,筆者每周都到東京池袋區辦事,順便也能看到家電量販店的熱鬧情景,但電視機賣場即便在熱鬧時,3D體驗區周圍也沒有聚集起像當初那么多的人。也許是因為存在著必需通過眼鏡才能看到3D影像的“麻煩”,或許是因為對在賣場使用曾接觸過他人臉部的眼鏡略有抵觸……。不過,如果將來有一天松下、索尼、夏普、東芝以及三菱電機等能將3D電視擺在一起進行對比的話,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圍攏過來吧。 筆者之所以“希望熱鬧一些”,是因為筆者感到從3D電視中得到的不只是新鮮感,還能獲得新的影像體驗。3D影像在此之前也曾出現過幾次熱潮。正因為是熱潮,所以均未能持久。難道此次3D電視也會以一場熱潮的方式收場嗎?筆者在負責編寫《日經電子》發行的有關3D影像的增刊《3D影像全貌》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從事3D影像業務的人士。通過編輯稿件,筆者了解到了以松下及索尼為代表的技術人員們描繪的3D影像藍圖以及所投入的技術,也認識到了影像專家們所預測的3D影像的沖擊力。筆者強烈感到,此次不會以一場熱潮而結束,而是持續出現最新的3D電影、拍攝技術、內容的傳輸及供給等技術、以及顯示器技術……,凡此種種,從影像制作直到影像顯示,面向3D影像的開發已萬事俱備。 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消費者意愿了。與2維(2D)顯示的平板電視相比,支持3D的產品中市場預想價格要貴出5萬日元的產品相當多。增加的這些錢絕不是消費者不可企及的。再加上廠商間的競爭,這一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從功能來考慮,可以說3D電視的性價比更高。 當然,這是筆者的個人意見,筆者覺得,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會不會轉向3D,原因不在于電視機的價格,也許在于用來觀看3D電視的3D眼鏡。此次,由于松下投產的支持3D的PDP電視及液晶電視均為幀順序(Frame Sequential)方式,因此,要想觀看3D影像就必需有主動快門(Active Shutter)式眼鏡。據說,這種眼鏡平均每副價格在1萬日元左右。要想在起居室設置3D電視,全家人觀看,或者請朋友來看,則必需準備好幾副眼鏡。如果以筆者的家庭來考慮,至少需要4副。這樣一來,如果在剛才的貴出5萬日元的價格中加上增購的眼鏡價格,那么合計將會增加近10萬日元。這是能購買一臺 32英寸液晶電視的價錢,所以,這就很難說3D的性價比高了。 希望一副眼鏡最高在5000日元以下,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2000日元以下(當然,這是筆者的個人意見)。這個價位用家電量販店的消費積分就能比較輕松地買下來。如果3D電視暢銷,眼鏡會因量產效應而變得便宜嗎,抑或會因為部件供給跟不上而導致價格居高不下呢?筆者希望做一番調查。 作者:大久保 聰 |
這幾天正好開BIRTV展會(北京國際廣播電視器材展覽會),我們公司也有展臺,公司的技術人員也近水樓臺的去參觀了。第一感覺就是:3D大行其道。從節目的采集、傳輸、存儲、制作、處理、播出、檢測,全流程都有產品。 但是,3D技術的技術門檻其實并不高,很多都是可以在目前的2D流程基礎上加上3D模塊來實現。無非是原來是一路信號,現在變成兩路了,通過損失一半分辨率的方式也完全可以在目前的傳輸中兼容(目前的side by side的方式就是如此)。文中提到的快門式眼鏡的工作原理是:依次播出左右眼圖像,當播出左眼時,眼鏡上右眼關閉;播出右眼時,眼鏡上左眼關閉。這樣左右眼圖像就分別進入相應的眼睛。當然,顯示器的播出幀頻是翻倍的。 雖然3D如此熱鬧,但我覺得,3D目前用在電視上還是為時尚早。主要還是價格和觀看方式的限制。價格不必說,目前3D電視和與之配套的眼睛的價格,相比2D來高出很大一塊,老百姓沒那么多閑錢的;戴著眼鏡看電視,這個跟老百姓看電視的習慣不符(一般都是邊看電視邊做別的,比如吃飯、與家人交流,中間還可能要出去上個廁所、拿個東西什么的,眼鏡這種“獨占式”的觀看模式,太逆天了;很多人看電視時都是很隨意的窩在沙發上,很少有正襟危坐,還要跟電視保持一定的距離、角度的,為的就是放松,這樣累不累啊?)。就算有部分發燒友購買了3D電視,由于缺少節目源(目前廣電行業連高清都還剛開始普及,部分縣臺還用模擬呢。。。除了個別大臺會有嘗試,沒多少電視臺那么蛋疼在3D上花大力氣。特別有錢的發燒友,自己整一套3D播放設備來放3D藍光的除外,但你也不能天天看3D電影吧?受得了嗎?),恐怕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工作在2D模式,相當于舒馬赫在周一早上的八達嶺高速上開法拉利賽車。 目前3D還是用在電影、特殊的展示(比如教學系統、展區的參觀系統等)等特定場合比較好。電視方面,還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