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毛片a精品毛-国产毛片黄片-国产毛片久久国产-国产毛片久久精品-青娱乐极品在线-青娱乐精品

LCD產業分析

發布時間:2009-7-20 15:55    發布者:李寬
關鍵詞: LCD

本文將向各位讀者分析LCD產業中,因產業結構的界定,造成的系統方案格局,以及在此格局下,熱點核心算法相應的定位策略。

首先,粗略來看,LCD產業可分為液晶模組(俗稱面板)和系統集成(OEM)兩個上下游關系的產業集團。液晶模組廠集成panel和TCON等電路組件,生產特定接口規格(通常是LVDS,小尺寸的用TTL)和功能的液晶模組,提供給OEM;OEM采用各芯片廠商的LCD controller主板方案,通過LVDS等接口與液晶模組相連,構成完整的TV、Monitor、Notebook等液晶產品。

正是因這種產業結構的界定,造就了TCON與LCD controller兩套視頻ASIC細分產業。

目前,TCON主要執行LVDS轉Mini-LVDS/RSDS(以驅動source driver)、去SSC、gamma校正、dither/frc等功能。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還會增加RTC(Overdrive),甚至 DBC(dynamic backlight control)等算法功能。RTC對液晶的運動模糊(motion blur)有一定的緩解能力,DBC既可大幅提高液晶的動態對比度,又可節能20~30%。有代表性的是,LG display為了尋求panel的差異化,其TCON增加了所謂的OPC(Optimal Power Control)功能,本質上就是一種DBC算法。除此之外,Samsung也為其TCON增加了MEMC-120Hz功能(后面還會講到),能顯著的改善液晶的運動模糊效應。

LCD Controller自然是液晶顯示系統的前端核心,目前已經廣泛實現了大規模集成。代表性的公司有ST(收購了之前的Genesis)、 Trident、NXP、Micronas、Mediatek、Mstar、Realtek、Noveltek等。產品可集成AFE/HDMI/DP /DVI等接口,Video decoder、MPEG2/MPEG4/H.264 decoder等模擬或數字視頻解碼器,de-interlacer,scaler、3D Noise Reduction、color management、OSD engine、CSC(color space coversion, 3*3 Matrix)、contrast & sharpness enhancer、FRC(frame. rate conversion)等功能單元。其中,NXP/trident(2009年4月收購了Macronas的FRC等業務)等公司還推出了支持MEMC- 120Hz的高端芯片,在大尺寸高端液晶電視上得到了普及。

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講,近年來為改善LCD保持型顯示方式固有的運動模糊和對比度差等問題,熱點技術有:

1)以MEMC為代表的插幀技術。

MEMC即運動估計運動補償,是一種依靠檢測視頻像素的運動向量,實現插幀顯示的技術,可顯著改善運動模糊。

其本質是減小了液晶保持時間。這一技術首先由Philips(NXP)的技術專家提出成熟的解決方案,近年才得到普及。由于需要大量的幀緩存和復雜的算法運算,實現成本相當高昂。當然,MEMC技術并非完美,主要的反駁者是小波理論的重要貢獻者Mallat博士,目前受聘于Zoran的附屬公司Let it wave,他倡導的Bandlet算法,以小波結合數值分析技術,號稱性能較之MEMC更佳,且更簡單易行?傊脮r空相關性的創新技術,已經開始逐步取代相對簡單而陳舊的motion adatptive de-interlace、H/V separate scaler、Adaptive 3D Noise Reduction、LTI/CTI等技術。從研究人員的知識水平角度來看,視頻ASIC算法的開發人員,已經更多了融入了像Mallat博士這樣具有高深信號與圖像處理涵養和應用數學背景的高級人才,這非常有利于促進技術升級。但問題是,復雜算法與ASIC實現勢必存在學科領域的跨域,且ASIC設計對速度、功耗與面積的要求,必然追求算法的簡單易行性。因此,視頻ASIC的設計,是在性能、成本與功耗三者間追求權衡的藝術,這是算法與架構工程師必須始終考量的問題。

MEMC-120Hz等插幀技術由于加倍了帶寬,因此從節約系統成本,降低EMI等角度考量,適合集成于 TCON。同時,這樣做可保持原有LCD Controller系統方案,避免再次開發。Samsung的McFi(motion-compensated frame. interpolation)技術就是這種方案的典型案例。當然,MEMC集成于TCON也有其弊端。譬如,對于由24Hz的movie轉換成的隔行視頻,在送入集成MEMC的TCON之前,必然經過了原普通的LCD Controller的3:2下拉去隔行處理,從而無法復現順暢的movie。而將MEMC置于LCD Controller,則可以利用MEMC實現去隔行,而不需要3:2下拉,從而獲得流暢的movie。但綜合來看,MEMC集成于TCON更具成本優勢。

2)掃描背光技術。

除了以插幀方式減少液晶保持時間來緩解運動模糊之外,還有其它方式改善液晶動態性能。掃描背光的基本思想是將液晶的保持型顯示方式,通過背光的開關,變更為類似于CRT的脈沖顯示方式。這種技術可以和下面的動態背光技術相結合,同時達到改善運動模糊、提高對比度和節能的目的。

事實上,掃描背光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背光亮度。由于背光在部分時間內關閉,必然造成感知亮度的降低,因此需要具有更高發光強度的背光源支持,這需要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解決了背光源強度的問題,掃描背光技術較MEMC等插幀技術更有成本優勢。因為MEMC插幀使得帶寬加倍,由此引發接口復雜、芯片面積與功耗增大等一系列問題;且掃描類型的顯示技術(如等離子)根本不需要MEMC等倍頻技術,故MEMC等技術增加了LCD的成本,降低了 LCD的優勢。

掃描背光技術的具體實現與panel關系密切,因此,最佳的方案是將其控制算法集成于TCON內,組裝在液晶模組中。

3)動態對比度與動態背光技術。

傳統的液晶顯示,背光恒定,即使顯示的是全黑的畫面,背光依然開啟,不僅浪費了能源,也降低了對比度(黑的不黑),暗圖像有一種蒙紗的感覺。為提高對比度并節能,業界開發出了各種DBC算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直方圖histogram統計,一方面調控背光亮度,另一方面同時調整圖像的對比度。對背光調整(dimming)而言,大體分為0D,1D,2D三種類型。0D即背光系統僅由一個控制信號統一調控,成本低廉,是中低端顯示產品的主要方案。1D即背光燈分成若干個水平分組,每組由各自的控制信號調控,相對0D復雜些,可獲得更高的對比度增強效果和節能比例。2D調光多用于LED背光系統,LED背光將panel分成MxN個區域,相對獨立的根據局部圖像數據調整每個局部區域的背光亮度,因此能獲得比1D調光更佳的對比度和節能效果,但付出的成本也越高,主要用于大尺寸高端產品。

背光的亮度調整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直流電平控制背光電壓,這種方式背光始終開啟,缺點是對于1D和2D調光由于燈管或LED的性能一致性難以保證,容易造成亮度不均;另一種是以PWM方式,使背光交替開關,PWM的頻率通常是幀頻的數倍,超過了人眼的辨識范圍,故感受不到背光的閃爍,同時人眼對不同的占空比感知到不同的亮度。這種亮度調整方式,可克服電平調壓方式的弊端。目前各廠商的 panel多同時支持兩種調光方式。

由于動態背光的具體實現與panel關系密切,因此,最佳的方案是將DBC做在TCON內,組裝在液晶模組中。LGD正式采用了這種結構,推出了獨具特色的OPC方案。

綜上可見,上述熱點技術,大都適合于TCON集成。

LCD顯示系統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未來展望:

a)一方面,由于產業結構的發展慣性,LCD Controller和TCON作為兩個獨立的子系統將繼續存在并發展。

從產業結構和競爭態勢角度來講,ST(Genesis)、Trident、NXP、Micronas等公司在LCD controller高端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MTK、Mstar等公司在中低端領域的強勢,都是初創公司短期內無法撼動的。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上述特定的產業結構,TCON作為相對獨立的系統尚存一定的發展空間,TCON的算法集成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個值得慶幸的是DissplayPort作為 VESA標準,已經明確成為LVDS和DVI等內外接口的替代者。DP作為新鮮血液也將給TCON注入新的活力。

未來TCON的發展必然具有如下方向:

1)以DP_Rx取代管腳繁多的LVDS;

2)融合ODC/DBC/MEMC/Scan backlight等復雜算法功能,提升液晶動態性能。

3)在大尺寸應用中,以point to point接口取代目前的RSDS/Mini-LVDS等source driver接口,增加帶寬,降低成本。

b)另一方面,超。⊿lim)機型的時尚追求促使“機頂盒”式系統結構和產業結構的發展。

近年來,超薄LCD顯示系統層出不窮,已經成為LCD時尚的最新代表。

超薄對芯片集成度和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解決此問題,除了追求更大規模的集成(如將Controller和TCON集成的imodule方案)外,還有另一種思路。這就是機頂盒+Monitor方案。

這里所謂的“機頂盒”并非DTV領域的含義,而是將前端的AFE/HDMI/VGA/CVBS/S-Video等接口、OSD、以及Video decoder、DTV decoder等解碼部件集成在一起的盒子,它以DP輸出解碼或采樣到的視頻,送給Monitor。

這里所謂的Monitor,也并非傳統意義上的PC顯示器。而是一個集成了Scaler、de-interlacer、ODC/DBC/MEMC/Scan backlight,以及TCON、source/gate dirver,和panel的完整顯示系統。由于DP可以承載隔行/逐行各種格式和分辨率的視頻(及音頻),Monitor中又具有de- interlacer和Scaler,因此,這樣的Monitor可以接收任何格式和分辨率的視頻,并正確顯示。成為通用的顯示終端。

也就是說,將視頻的采集(ADC)和解碼(模擬的或數字的)子系統與視頻顯示系統完全分離,并通過高速且可遠距離傳輸的單一DP線纜連接。從而構成靈活的液晶系統。Monitor可超薄壁掛,“機頂盒”則可“隱藏”于室內的任意角落。該顯示系統的控制,可通過射頻遙控“機頂盒”或Monitor實現,“機頂盒”與Monitor之間可以通過DP的aux通道互傳控制信息。用戶可選配不同型號的“機頂盒”(價格相對Monitor便宜的多)與Monitor搭配,即使發生DTV制式的升級或更改(如MPEG2改成H.264),也不用更換價值相對巨大的Monitor(顯示終端)。進而,這樣的"機頂盒"可具有多路分配功能,可以一拖多個Monior,實現家庭內的多顯示終端同時觀看。

如果,這樣一種顯示系統可以推廣普及,相應的視頻ASIC的產業結構也必然發生調整。TCON與Controller將集成,AFE和HDMI等接口以及Video decoder、DTV decoder等解碼部件將呈現獨立產品狀態。

本文地址:http://www.qingdxww.cn/thread-2530-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systemji 發表于 2010-7-22 10:23:35
謝謝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為何選擇集成電平轉換?
  • 安靜高效的電機控制——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 5分鐘詳解定時器/計數器E和波形擴展!
  • 無線充電基礎知識及應用培訓教程2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在线亚洲精品第一线 | 久久国产区 | 国产日韩片 | 德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黄色网 | 阿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精品三级国产精品经典三 | 亚洲精品永久免费 |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香蕉网 | 午夜黄色一级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色网站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 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视频 | 最近韩国日本免费免费版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小说 | 日韩黄色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 欧美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99re在线 |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 | 日本快播 | 黑人香蕉又粗又大视频免费 | 91精品综合|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33 | 日韩免费成人 | 亚洲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特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