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關于HTML5的談論都主要集中在是否以及何時會“殺死 Flash”上,正因為如此,耀眼奪目的CSS3技術(復雜的顏色漸變、動畫、三維轉換等等)才引起了大量關注。但是業界人士認為,無論CSS3對 Adobe和網頁設計師有多重要,它都不是一項足以改變行業面貌的技術,HTML5才是。以下是HTML5應用開發商Sencha公司副總裁麥克·木蘭尼(Michael Mullany)的文章摘要: 可以徹底離線操作的網頁應用程序 我們可以先看看HTML5標準關于數據存儲和持久性的部分,特別是:HTML5 webSQL、本地存儲和緩存清單部分。從本質上講,一個網站可以使用這些技術指示瀏覽器把你的網頁和數據儲存為本地副本。一旦你有了本地副本,你甚至可以在脫機狀態時使用網站。 乍 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小細節。因為已經有大量的實用程序可以讓你保存網頁,以便進行離線閱讀了,而且網站也在本地計算機上保存了cookies來追蹤你的 狀態。但我認為HTML5技術是不同的。首先,它們很快就會被內置在瀏覽器中,而大多數智能手機在明年內都會安裝這樣的瀏覽器。一旦開發商開始設計可以徹 底離線操作的網頁應用程序,就有可能帶動一連串的變化。 在“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搖擺 在極端情況下,我們連服務器也不再需要了,用一個更聰明的數據庫代替它即可。那樣我們就會從“服務器為重,客戶端為輕”的世界轉向“客戶端為重,服務器為輕”世界。 這真的可能變成事實嗎?我們認為是可能的,因為類似的情況以前也發生過幾次。從某個角度來看,每一代進化都帶來了“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搖擺。 在大型主機時代,數據和應用程序狀態被存儲在服務器層,客戶端設備是一個無狀態(因此便宜)終端。但是,在客戶服務器時代,應用程序處理從服務器端移動到了終端用戶工作站上。在工作站上運行的本地應用程序負責存儲數據和應用程序狀態,并與服務器端數據庫直接連接。 到 了網絡時代,我們回到了“服務器為重,客戶端為輕”的模式上,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上世紀90年代的瀏覽器難以擔當應用平臺的角色:瀏覽器的排版引 擎和JavaScript引擎都效率低下,相當不穩定。其次,它的用戶界面能力也非常有限。但最重要的是,你無法在cookie中存儲太多東西,也不能脫 機使用。因此可以說,當時的瀏覽器僅僅是一個顯示終端,它顯示由服務器應用程序生成的任何用戶界面。于是服務器軟件制造商欣欣向榮地發展起來,客戶端的地 位和戰略重要性卻萎縮了。 HTML5預示的前景 HTML5技術預示了狀態和應用程序處理回到客戶端的前景。在過去的15年中,我們需要在服務器上進行邏輯處理和創建網頁,但現在這種需要將會大幅下降,在極端情況下,服務器可能只需提供數據庫服務即可。 當然這只是假設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如此。對于復雜的、需要協調大量服務的、或對瀏覽器處理應用程序的安全性不放心的企業應用程序,服務器軟件將繼續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對服務于大眾消費者的主流商業應用程序而言,“客戶端為重,服務器為輕”的前景似乎已無可置疑。 編譯/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