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深圳手機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以來深圳等地的山寨機企業出現了批量性的關門倒閉潮.而一些企業此前轉向智能手機、上網筆記本等山寨新品的生產,也遭遇技術和成本瓶頸,根本無法將山寨手機的模式快速復制到上網本領域.據了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深圳華強北的許多攤位都出現了“轉讓”招牌,許多柜臺都出現了“空柜”現象.而從全國各地趕往深圳采購山寨機的商家人群也銳減,一些柜臺原來只做大宗批發,現在有人單買1臺也會零售. 關門潮始于去年底 深圳市移動通信聯合會秘書長唐瑞金告訴記者,實際上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惠州、東莞的一些二三級代理商就已經不再從山寨機企業拿貨.主是因為山寨機泛濫后導致利潤走低,而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不過關,維修也很麻煩,許多商家開始“反水”山寨機. 唐瑞金告訴記者,現在深圳的山寨機企業形勢非常嚴峻,發展很不樂觀.據了解,以前許多國際大名牌一推出新品,深圳的山寨機企業便能在一周內生產出高仿樣機.隨后,便在市場上進行招商.許多商家都是先支付訂金后20天才能拿到貨.現在情況截然不同,商家下了訂單后,山寨機企業快遞送貨上門后才能讓快遞收到貨款.這樣一來,山寨機企業的經營風險就很大,現金流吃緊.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前一些企業開發出一款國際品牌最新的高仿機,在酒店租一個房間招商,一天最多能拿到1萬多臺的訂單,一個月下來能有10多萬臺的訂單.這樣,模具開發和生產成本就會大大降低.而現在,許多企業一款新機出來,招商一個月卻只有2000臺的訂單.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模仿同一款熱銷機,這個機器的市場招商價就被不斷壓低.最先開發并生產出這一機型的山寨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就成為“先驅”. 唐瑞金透露,他認識的一位企業負責人,目前管理著5家小型的山寨機工廠,去年底因為工廠經營不善,出現了100多萬元的虧損. 分銷商血本無歸 記者看到,今年以來,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對于低端手機訂單的需求出現了下滑.唐瑞金則指出,不只是山寨機,深圳的品牌機銷售也出現了下滑,整體下滑幅度在10%以上,山寨機更多. 不過,業內人士洪仕斌卻指出,山寨機下滑在預料之中.表面上是經濟危機導致需求下滑,實際上是山寨機在經歷了前幾年快速擴張后,遭遇自身發展的瓶頸.據了解,此前山寨機熱銷,有力帶動了手機在國內市場的普及,許多農民及城市打工族都用上了. 據悉,普及期的山寨機質量普遍不高,售后服務也很差.一些粗制濫造的山寨機現階段已經不能滿足現許多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家電下鄉”政策的出臺,一些外資及國內大品牌功能豐富、質量穩定的產品全面下鄉.許多人對于山寨機正在逐步失去興趣.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山寨機企業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只能依靠各地的分銷商.去年開始,一些山寨機工廠的批量關門歇業導致許多手機分銷商血本無歸,不僅賺的錢搭了進去,還要額外承擔山寨機的維修與售后服務.據了解,目前山寨手機平均故障率在10%左右,有的產品故障率接近20%. 唐瑞金指出,現在做山寨機賺點錢也不容易,必須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實力,還要對市場超前的敏感度和關注度.當年,山寨手機的熱銷,依靠的是對于市場上新款手機的模仿能力、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渠道分銷以豐厚利潤為基礎提供的相當方便快捷的服務.但是這些手段轉向智能機和上網本時,已不具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