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aymond Su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在世界各國如火如荼地進行,技術上則五花八門,諸如生物燃料、醇燃料、混合動力、氫動力、純電力等等。中國選擇全力切入電動車產業(yè),以圖實現(xiàn)“彎道超車”,拉近與歐美日韓在傳統(tǒng)汽車工業(yè)之間的差距。日前,EVS25(世界電動車大會)再次在中國舉辦,諸多與電動車相關的報道見諸報端,也使民間對電動車市場的熱情驟然升溫。EVS25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整車廠、關鍵系統(tǒng)與零部件供應商,甚至包括英飛凌、富士電機和賽米控等專注于電動車電源方案的半導體供應商。 電動車驅動模式的改變,使得產業(yè)鏈上的合作呈現(xiàn)多樣化。譬如,車廠在馬達系統(tǒng)甚至整套驅動系統(tǒng)方面都要向零部件供應商采購;而在電池管理和控制系統(tǒng)方面,整車廠大多缺乏獨立開發(fā)的能力,一般依賴電池模組供應商提供整套方案,稍有研發(fā)實力的則選擇與半導體供應商合作開發(fā)。盡管電動車用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功率密度、可靠性、使用壽命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挑戰(zhàn)。但就長遠的中國市場而言,純電動汽車是大勢所趨,在相應的充電網(wǎng)絡及相應標準未完善之前,HEV或PHEV 等混合動力方式則可作為補充技術。 在EVS25上,英飛凌的汽車電驅動部門OPM總監(jiān)Mark Munzer表示,電動車為工業(yè)帶來一次分裂性革命。這不但表現(xiàn)在汽車工業(yè)產業(yè)鏈的合作上,也將表現(xiàn)在未來與電動車相關業(yè)務的運營模式上。甚至,除了繼續(xù)鞏固和一級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他認為車用半導體廠商將成為電動車廠商真正意義的系統(tǒng)合作伙伴。 ![]() 圖:PHEV的小型汽油引擎作為電池耗盡時的增程器。(圖片來源:英飛凌) ![]() 圖:純電動車的動力架構。(圖片來源:英飛凌) 零失效率車用芯片是如何練成的? 英飛凌、瑞薩電子、飛思卡爾、意法半導體是主要的車用半導體供應商。英飛凌近兩年已在汽車專用半導體器件市場躍居第一,而在功率器件(包含車用功率器件)市場更是多年排名第一。Mark Munzer聲稱,與主要競爭對手比較,英飛凌的車用產品線更全面,覆蓋中低高壓各個領域,優(yōu)勢則體現(xiàn)在車用高壓功率器件上,而在車用IGBT模塊方面,當前的對手有三菱電機和富士電機等。 當前,英飛凌針對電動汽車推出HybridPACK系列IGBT模塊,包括 HybridPACK l和HybridPACK 2。其中,HybridPACK l適合諸如野外混合動力和電池充電器等10kW到30kW應用,HybridPACK 2適合功率為 40kW和100kW的全混與純電動應用;而在EVS25上,英飛凌宣布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適合輕混和純電動的帶PinFin的HybridPACK l模塊,功率范圍30kW至40kW。功率半導體器件對于電動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據(jù)了解,中國的車用IGBT芯片依賴這些歐美日半導體公司,本土車用 IGBT/MOSFET在可靠性和EMC方面存在較大問題,目前技術仍難以突破實現(xiàn)商業(yè)化。 車用半導體器件的品質和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Mark Munzer認為,滿足于1ppm半導體器件失效率是不夠的。他表示,從單獨器件角度看這是1ppm,ECU上布了眾多元器件則使其失效率達到 300ppm,以每輛車平均50個ECU單元來計算,汽車的故障率將高達1.5%;因此,從安全角度考慮,英飛凌的目標是0ppm的器件失效率。 ![]() 圖:車用半導體器件1ppm的失效率是否已經(jīng)足夠? 他進而解釋說,如果不良半導體產品進入零部件供應商或整車廠的安全或動力系統(tǒng),導致的失效問題所帶來的損失將會是數(shù)倍、甚至指數(shù)級的增長,因此與其冒險花費上千萬歐元召回處理事故車輛,不如在器件設計和晶圓廠的源頭就開始嚴格執(zhí)行失效分析。 對車用半導體的制造,英飛凌在對晶圓探測的時候就堅持多做探針測試等掃描,以剔除壞區(qū),為了達到0ppm的產品目標,在壞區(qū)周邊區(qū)間甚至也不會被拿來生產這些性命攸關的車用級器件;而對于IGBT,在生產車間實現(xiàn)全自動以避免人手觸摸引入靜電也是必須的。對于每一片車用器件,該公司設定的追蹤碼可跟蹤相應批次的其他芯片,所以能在客戶端發(fā)現(xiàn)故障初始就能夠追蹤到同批次其他器件的去處,以盡量避免更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為了說明汽車級功率器件的重要性,下表是汽車級和工業(yè)級功率器件所要求的參數(shù)供參考,其中CAV是指工程車類應用。 ![]() 表:汽車級和工業(yè)級功率模塊之間的主要區(qū)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