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 臺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公會理事長陳濱昨日在臺中證實,廣大和華碩加入臺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公會,將跨足醫療器械領域的消息,并表示將研發先進高階醫療器械。廣達與華碩均指出,對于參加臺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公會一事不予評論,華碩并進一步指出,只要是對社會、人類有意義的事,華碩均會評估其發展的必要。 其實華碩與廣達在醫療器材上已有初步的布局,華碩日前與慈濟基金會合作的電子書閱讀器即擴大其功能至醫療照護功能;廣達則于2-3年前即成立醫療電子部門,目前也正在進行醫療診斷儀器的科專方案,希望結合云端運算與通訊、筆記型計算機的功能,開發以人為核心的應用。 臺灣醫療產業去年產值達825億元,今年產值可上看950億至1,000億元,因看好全球醫療器材市場的潛在商機,臺灣IT大廠最近著手布局搶攻醫療器材產業的市場大餅。 陳濱是于昨日在臺中出席99年中部醫療器材創新跨領域整合發展先期推動計畫成果發表會時,做了上述的表示。陳濱表示,在IT大廠陸續加入下,目前公會會員數達311家,比去年再增加10多家。 陳濱說,廣達原擬用手提計算機生產的概念,大量生產醫療用的血壓計,但因血壓計屬于低階產品,且市場競爭激烈,經內部評估后,廣達改有意搶攻先進高階醫療器材。陳濱認為,包括精密的醫療診斷器材與生理監測設備,都是臺灣IT大廠可走的方向。 同樣地,華碩與臺達電,都用子公司的名義,加入該公會,有意跨足高階的醫療器材。其中,臺達電除了可供應醫療用的中高階電源供應器外,也有意切入生理監測設備。 目前已知投入生理監測設備的業者,除了臺達電與廣達外,還包括鴻海、大同、百略、五鼎、麗臺及漢醫等11家大廠加入搶市。 另外,與會的上市公司,包括士林電機、群創光電、上銀科技及三晃等多家大廠,都有意將核心產品,再延伸至醫療器材領域。其中,上銀科技已鎖定醫療用的馬達商機。 與會的工研院產經中心經理張慈映表示,臺灣醫療電子產業中,低階產品有血壓計及體溫計等產品;中階產品有血液分析與超音波等產品;高階產品包括核磁共振(MRI)與正子攝影(PET)等產品。 目前包括西門子、奇異及飛利浦等世界三大醫療器材廠,已陸續將研發、制造業務,移至亞洲,并在大陸等地,生產包括計算機斷層攝影(CT)、X光機,或超音波等多種醫療設備。其中,Philips有意替換50%以上的供應商。 對此,張慈映認為,臺灣業者有機會打入國際大廠的醫電產業供應鏈;另臺灣的資通訊產品,也可運用在健康照護產業的產品上。 文章來源:http://www.elexcon.com/conference/cmet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