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富士康正試圖將夏普曾經失去的都爭取回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夏普中國了解到,夏普已于6月底正式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希望盡早返回東證一部。 去年8月,夏普因資不抵債股票從東證一部(相當于主板)降級至東證二部(相當于中小板)。富士康入主之后,夏普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扭虧。夏普預計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31日)將實現590億日元的盈利,結束夏普連續三個財年的虧損狀態。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夏普的危機仍未完全解除。目前夏普扭虧主要來自于戴正吳上臺之后的成本控制,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液晶面板價格持續處于高位帶來的增長,但夏普自身的持續盈利能力仍是考驗。 重回一部 在6月20日夏普股東大會上,夏普社長戴正吳表示,力爭明年3月實現從東京證券交易所二部返回至一部,并將在6月29日或30日向東交所提交申請。戴正吳還表示,夏普重返主板市場之后將卸任社長一職。 夏普中國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夏普已于6月底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申請,但何時能夠重返東證一部,尚需要按照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審查情況來確定。戴正吳會負責到達成中期經營計劃之后卸任。由于夏普是日本的公司,未來最好是日本人承擔社長,但社長不一定從夏普內部員工出任。 去年3月,夏普陷入持續虧損泥潭至資不抵債境地。當年8月1日,夏普股票從東交所一部降級為二部。隨后,鴻海集團以3888億日元(約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權,通過增資配股等方式將夏普從資不抵債泥潭拉出。 鴻海入主夏普之后,郭臺銘派出鴻海二號人物戴正吳出任夏普社長,力求重振夏普。此后,戴正吳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爭取最快在2018財年結束之前使夏普回歸東證一部。 戴正吳上任之后對夏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出經營合理化策略、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等戰略, 兩個季度之后,夏普實現扭虧。 今年2月夏普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顯示,該季度夏普實現凈利潤42億日元(約0.37億美元),成為繼2014年第三季度之后夏普的首次盈利。不過,2016財年夏普仍然虧損271億日元。今年5月,夏普預計有望在2017財年實現3.59億美元的凈利潤,如果實現,意味著夏普將結束連續三個財年的虧損狀態。 “一部還是二部對于企業來說意義完全不一樣,一部代表的是日本的主流企業,有較高的門檻,夏普如果要從二部返回到一部,首先就得滿足盈利條件,其次企業要有良好的預期。”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季風告訴本報記者,其認為夏普在鴻海注資之后解決了經營問題,重返東證一部的可能性很大,也基本可以認為,重返一部之后意味著夏普危機解除。 開源or節流? 彼時,夏普因過度投資10代線液晶面板工廠而造成持續虧損,加上內部經營不善,人員機構臃腫等原因在虧損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日本的企業勝在技術而敗在經營”,張季風表示,夏普的技術仍然過硬,但是企業經營決策反應慢,成本控制做不好。富士康有著很好的供應鏈管控能力,其進入夏普之后注入了新的活力。 戴正吳上任之后即對夏普進行了架構調整,進行內部重組,剝離非核心業務,同時精簡人員。當時有媒體報道稱,夏普員工總數較頂峰時減少了20%以上。其中有6000人左右屬于自愿退休。 奧維云網黑電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崔吉龍認為,夏普目前的扭虧為盈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戴正吳上臺之后采取的精簡人員、業務重組等削減成本措施,這是“節流”。 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來面板價格持續高漲,今年雖有所下滑但仍處在高位,而夏普目前仍然是唯一具備10代線以上高世代線液晶面板生產能力的廠商。事實上,全球的面板廠商都在盈利,這也是夏普目前主要的利潤來源,是為“開源”。 戴正吳上任之后也提出了“開源”之舉。今年3月,夏普和富士康共同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在廣州設立10.5代線液晶電視面板工廠 ,預計2019年完工。 目前來看,富士康所“押寶”的夏普面板廠短期內并不能給夏普帶來實質效益,而到2019年之后投入量產之后則將可能面臨產能過剩風險。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9條10.5代線面板廠在建,如果都能夠在2019年、2010年左右順利投產,屆時夏普很有可能會面臨產能過剩,這對于夏普來說會是很大的挑戰。”崔吉龍表示。 今年5月,戴正吳證實,夏普和鴻海又將赴美國投資面板廠。奧維云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表示,對待新夏普,要放在群創-富士康-夏普全產業鏈條的層面來看,當前最優先順位的是要實現面板工廠尤其10代線的滿產滿銷,從而提高整個鏈條的效率和收益。 低端路線? 除了面板,彩電業務也是郭臺銘極為看重的市場增量。郭臺銘在富士康內部曾發起一項“天虎計劃”,要求富士康員工推廣夏普家電產品。 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夏普液晶電視一改往日“高貴”形象,價格持續下降。奧維云網提供給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周至第十五周,夏普電視價格均價從6330元降至3564元,價格幾乎“腰斬”。 這樣的價格在銷量上有了明顯的增長體現。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夏普在國內銷量51.1萬臺,同比增長42.6%。而在剛剛過去的“6·18”網絡購物節上,夏普電視位列京東商城銷量排名第一,銷售額破十億元。 這也同時引發了業內外人士對夏普大打價格戰走低端化路線的質疑。有媒體指出,夏普部分機型采用的并非夏普原裝生產的屏幕,而是使用INX屏幕。 對此,夏普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不予回應。但據媒體報道,夏普稱,INX所指的是群創屏,而上述提到的INX屏均依照夏普質量標準定制,同時在商品處做出清晰標識。 群創光電是鴻海集團旗下的面板工廠。崔吉龍表示,據了解,夏普的電視約有20%的屏幕來自群創。而事實上,國人更愿意“迷信”夏普屏幕,但夏普屏幕并不一定意味著質量一定高于其他廠商的屏幕。 對于夏普的低價策略,夏普中國方面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為了擴大全球的事業,中國市場是重要的市場之一,夏普積極開展了獨有的8K等技術來發揚夏普品牌。此外,夏普也開展了廣泛的產品系列,這其中包含有低價位的產品。 在崔吉龍看來,夏普長期以低價換取銷量,其實已經在損害其品牌形象,說明其品牌定位不明確。而當高端形象受到影響之后,想要返回高端則比較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