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與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1000個內核集成于一個FPGA芯片上,比普通臺式電腦的處理器快20倍。據稱,這項突破可能將在今后幾年開啟一個超高速運算的新時代。新型“超級”電腦的能耗還遠低于當前電腦,所以更加環保。 通過在FPGA芯片內創建逾1000個微電路,研究人員便將這個芯片變成了1000個內核的處理器——每個內核都可以遵照自己的指令工作。在測試中,FPGA芯片每秒能處理5GB的數據,處理速度大概相當于當前臺式機的20倍。這項研究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韋姆·范德堡韋德(Wim Vanderbauwhede)博士和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盧維爾分校的同行共同實施。 范德堡韋德說:“FPGA芯片沒有應用于標準電腦上,原因是對FPGA芯片編程相當困難。FPGA芯片的處理能力強大,由于速度更快,能耗相當低,是我們更為環保的選擇。”雖然當前市場上銷售的電腦大多數內核超過一個,可以同時實施不同任務,但傳統多核處理器只能共用一個存儲源,這降低了運算速度。范德堡韋德的研究團隊給每個內核分配一定量的專用存儲空間,從而加快了處理器的運算速度。 范德堡韋德博士說:“這只是初期概念驗證研究,我們試圖展示對FPGA編程的便捷方式,令其超高速處理的潛力可以更為廣泛地應用于未來的運算器和電子設備上。雖然現有許多技術充分使用FPGA芯片,如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和電腦網絡路由器,但它們在標準臺式機上的應用卻十分有限。” “但是,我們看到,包括英特爾和ARM在內的一些廠商已經宣布將開發集成傳統CPU與FPGA芯片的微晶片。我認為此類處理器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有助于在今后幾年進一步提升電腦運算速度。”范德堡韋德希望在2011年3月應用重構運算國際研討會上詳細介紹他的研究發現。 原文參加Glasgow Uni. Unveils 1000-core FPGA chip for desktop comp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