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科技 聯發科和高通基本壟斷了全球手機處理器市場,聯發科曾經不滿足于自己的中低端優勢,發布高端芯片向高通發起挑戰,但是這一努力最終以失敗告終。據媒體最新報道,聯發科已經作出了戰略調整,將停止高端手機處理器的開發,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己還有一些優勢的中端芯片領域。 在山寨功能手機時代,聯發科依靠提供一攬子手機芯片解決方案一鳴驚人,隨后逐步建立了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牢固位置,不過聯發科一直是中低端手機芯片的代名詞。 據臺灣電子時報網站9月14日引述行業消息人士的話說,聯發科已經在產品戰略上做出了調整,已經暫停了高端Helio X系列處理器的研發,將所有的研發資源投入到了P系列處理器,這是面向中端智能手機開發的產品。 迄今為止,高通是全球智能手機芯片的絕對霸主,其統治地位類似于英特爾公司在個人電腦CPU市場的位置。高通每年投入巨資研發新技術,擁有不計其數的移動通信專利,這為高通研發最先進的應用處理器(以及整合基帶的系統芯片)奠定了基礎。 消息人士稱,按照聯發科的研發進度,到2018年,聯發科仍然難以推出采用7納米和10納米工藝的處理器,這使得高通調整了產品策略。 聯發科面向高端芯片的轉移,需要獲得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廠商的配合。但是在過去兩年中,聯發科在大陸手機市場遭遇了嚴重的挫折,高通處理器成為旗艦手機不約而同的標配,而許多聯發科的大客戶,逐步轉向了高通,這當中包括了廣東省的OPPO和vivo。 與此同時,高通也在大舉擴張自己的產品線,在鞏固高端芯片絕對優勢地位的同時,推出中端和入門級芯片,希望通過高中低通吃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過去,高通和中國手機廠商之間發生了專利授權的風波,不過在遭到國家發改委巨額罰款和整改之后,高通大幅下調了專利費標準。后來,高通幾乎和所有的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都簽署了專利授權協議,合作氣氛的好轉,也使得手機廠商給高通開出更多采購單。 聯發科是臺灣地區最優秀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業內消息人士稱,聯發科在研發先進芯片過程中落后于競爭對手,這給臺灣半導體行業提出了一個警告信號,行業發展可能受到制約。 消息人士表示,聯發科目前展開了“結構性調整”,重新回到自己擁有優勢的中低端芯片領域,從而暫緩7納米和10納米芯片的研發。 7納米和10納米指的是半導體的線寬,線寬越窄,單位面積整合的晶體管數量越多,芯片性能功耗比更大,處理能力更強大。 和蘋果、華為海思、小米等一樣,聯發科是一家沒有半導體制造廠的純芯片設計公司。臺灣地區擁有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臺積電和聯發科過去多年展開緊密合作,推動了臺灣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面對高通的高中低通吃,聯發科需要防守住自己的“陣地”。據媒體八月報道,高通利用價格戰蠶食聯發科的客戶,比如將面向中端手機的驍龍450處理器,單價降低到了10.5美元。 聯發科的中端處理器Helio P23,最近降價到了11到12美元,未來還必須進一步降價挽留住手機廠商客戶。 另外,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整體升級的現象,手機價格開始超越2000元大關,廠商更多采購高通芯片。2016年,聯發科在大陸的手機芯片發貨和市占率出現下了下滑,另外毛利率也降低到了35.6%。 聯發科高管之前表示,未來幾個季度要逐步提高毛利率,在明年下半年提升到接近四成的水平。 聯發科聯席首席執行官蔡力行表示,中端的P系列手機處理器將是公司最核心產品,另外在明年上半年,12納米仍將是公司芯片設計的主要技術水平。他也表示,聯發科希望能夠在明年下半年,逐步推出7納米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