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沖擊新顯示技術霸主,國際大廠布局當下 (作者:GILE) 從傳統封裝LED,到“小間距”、“Micro LED”、“Mini LED”,泛濫的技術名詞讓顯示市場一片混沌,許多人才弄明白Micro LED沒多久,Mini LED一來又混亂了,這到底是新的技術路線,還是新的商業策略?是自成一格的次世代技術,還是通往Micro LED的過渡技術? Micro LED商用化難,Mini LED被給予厚望 Micro LED的話題從2016年延燒至今,吸引了全球產業各環節參與者的關注,各式各樣的應用可能、各式各樣的技術路線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有人將Micro LED視為翻轉顯示格局的明星技術,也有人視為抵抗OLED崛起的話題炒作,即使在商業化時間點來臨之前難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Micro LED已抓住了產業的目光,在OLED敲鑼打鼓的資本投入時,打開了一條全新,且想象空間十足的技術路線。 ![]() 然而,在業界方面,Micro LED當前面臨著居多難題。眾所周知的就是巨量轉移技術仍待突破,商用化進程仍不明朗。臺灣地區廠商多半選擇以Mini LED為起攻點,明年在大尺寸顯示器以及背光源上,就會看到Mini LED的應用。臺系LED大軍在背光市場遭到內地廠商的侵蝕后,也看好Mini LED將帶來新的成長契機,包括晶電、隆達、榮創、宏齊等分別借由手機、TV及大尺寸顯示廣告牌等應用搶攻商機。 Mini LED介于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因此對于現有廠商來說,許多既有的制程與設備可以延續使用。特別是將Mini LED技術搭配軟性基板,達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將有機會率先導入于手機、電視、車載面板,以及電競筆電等多種應用。有行業人士認為,尺寸約在100微米的Mini LED不需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門檻,量產具有可行性,可作為大尺寸顯示屏、電視和手機背光等應用,尤其是智能手機可望優先導入。 大廠布局當下,只為贏在Micro LED 近期,LED驅動IC廠聚積布局新產品傳捷報,Mini LED明年將先以背光模塊驅動IC切入市場,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可望開始量產出貨,至于Micro LED也可望于2019年問世,將專攻目前擅長的大型顯示屏。聚積表示,Mini LED產品可望搭配背光模塊驅動IC于明年下半年切入市場。公司分析,由于Mini LED相較于現在LCD熒幕可大幅提升HDR(動態顯影),未來熒幕甚至能夠分區段顯示,讓產品更加功能化。 法人表示,聚積現在逐步縮減落入紅海市場的基本型LED驅動IC市場,開始擴增利基型驅動IC市場,不僅毛利率較高,且進入門檻高,對手也難以在短時間跨入,明年加上車用及Mini LED驅動IC開始挹注營收,毛利率將可望守穩3成關卡,甚至還有向上空間,獲利屆時也有機會明顯增加。 業界紛看好Mini LED為有效解決整體LED產能去化的出海口,晶電指出,隨著LED發光效率提高,LED背光需求及產值進入飽和或衰退,以5英寸手機面板為例,目前LED背光顆數約20~25顆,未來若使用Mini LED,一支手機需求量約9,000顆。 晶電董事長李秉杰此前對外表示,雖然藍光LED明年價格承壓,但是看好Mini LED背光源對產能的消化效果,由于Mini LED主要將用到高階磊晶圓產能,一旦開始滲透將有效解決產能過剩疑慮;晶電身為獨立芯片供應商,為了沖刺Mini LED背光,李秉杰已見過友達董事長彭雙浪,替晶電與面板廠的合作預留伏筆。 此外,多家LED業者已瞄準新興戰場,2018年將搶攻高階利基市場。透過集團面板廠的合作,隆達、榮創等也相繼投入Mini LED開發設計,2018年第1季將有機會看到采用Mini LED背光設計的新款TV機種推出。億光2017年逐步調降LED照明與背光應用比重,打算切入Mini LED供應商機,也可能配合面板廠供應相關LED背光應用。光磊已針對Mini LED應用進行開發,未來顯示屏應用將會采取高階產品自制、中階產品外包生產的模式運作,預計2018年有機會貢獻營收。友達董事長彭雙浪表示,友達投入研發MiniLED已經有一段時間,該公司正在與客戶及供應商討論,如何應用MiniLED技術。 蘋果縮編Micro LED團隊?恐影響Micro LED應用時程 隨著各大廠產能的持續開出,Mini LED也將面對價格的壓力。為此,晶電也有所準備,明年將以不增機臺的方式擴產,透過去瓶頸、縮短磊晶Cycle Time的方式預計到明年中拉升產能達15%,Mini LED發展的速度愈快,晶電的產能壓力就會愈小。 然而,在市場風風火火之下,蘋果研發Micro LED的團隊傳出縮編引發業界討論,恐影響Micro LED大量應用的時程。從蘋果的動作也不難看出Micro LED面臨的技術挑戰,特別是應用于中小尺寸的難度相當高。 事實上,Micro LED的商用化之路,除了要突破技術瓶頸之外,還必須突破一道高墻,那就是在成本上要能與現有的產品比拼。 針對Micro LED面板的研發問題,利亞德發言人曾表示,目前利亞德也在進行Mini LED 及 Micro LED的調研及預研,認為目前這兩款產品都不會對企業的市場有沖擊。雖然有國際公司投入并推出樣品,但是利亞德表示,當前產業還無法進行批量化生產,更無法交付訂單,所以暫時不會對利亞德有任何影響。 無可厚非,技術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面對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發展,國際大廠在緊跟時代的步伐。當下,各廠商均把Mini LED視為Micro LED的前哨戰,已經全方面發力,未來我國LED產業需求還將會持續增長,龐大的市場無疑給LED顯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值得注意的是,Mini LED消耗的磊晶產能是LED廠中的高階磊晶產能,以全球5,000臺MOCVD來計算,高階產能僅500臺,能做Mini LED的產能只剩下200臺,因此如果Mini LED背光能拉高滲透率,猶如當年LED進入背光市場初期,隔年就會翻倍成長。至于誰能在這場前哨戰取得商機?未來勢必熱鬧非常。 目前Mini LED設計方案分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達到100%NTSC高色域顯示,而透過藍光LED搭配熒光粉的白光Mini LED,則能達到80-90%NTSC顯示效果。廣州國際照明展作為產業的風向標,透過現象昭示未來產業發展之勢。通過展會,我們不難看出整個產業格局的變化趨勢,這也為照明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追尋市場需求。2018年6月9日-12日,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簡稱:GILE)將再度于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隆重舉行,預計2018年展會上,可望看到終端產品亮相。 詳情,可關注展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或瀏覽官方網站。更多資訊,關注照明行業資訊大全:http://www.gymf.com.cn/gile/cn/news/news-16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