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腳醫生 很多高手在拆解各種熱門的電子產品,從iPad 到電子血壓計,還有打印機等等。這些不是我的特長。但由于在職場已經混跡了20余年,對職場那些事可能了解和感受得更多些。因此,利用本文,來和大家一起拆解職場的那些人,那些事。 在我寫的前一篇作文后,有一個朋友跟了這么一個帖子:“混過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天理.如果你講大話又沒有得到講大話的報酬.那就沒必要了. 何必給自己添麻煩呢.我門家鄉話叫睡到不燒爬起來燒.”當然,后面一句我不太懂。但前面一句很重要,相信反應很多混跡職場的工程師們的會有類似的想法。當然我要謝謝這位朋友。 在這里,我想問問各位朋友,你是否遇到過這些事情: 情景1;一個著名的大公司來學校招聘,明明你的成績要比另外的一位同學的好,可是偏偏錄取了他,而沒有錄取你 情景2:你認為自己的業績很好。可是被提拔的時候總是輪不到自己。 有些整天在公司表面看上去非常能說會道的人, 卻是在飛黃騰達 情景3:明明公司在大把賺錢,可是還不停地克扣員工福利,降低員工出差標準。 特別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 即使公司還在盈利, 卻還要裁員一大批 情景4: 你部門的產品很先進,看起來也能賺錢, 前景也不錯,卻被公司連鍋一起賣掉了 情景5:公司的業績和股票在節節升高,但工資和福利上漲步伐卻是步履維艱 等等等等, 這種事情,相信每個工程師,甚至很多中層以下的經理都能列舉出幾十條。 在這里,我幫大家做一點分析,看看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當然,這些分析僅適用于外企、民營企業等市場化充分的公司。 絕對不適用于國營公司。 我們來分析一下構成公司的最基本的4個群體,以及每個群體最關切的事情、他們的生存之道和他們的權利 公司最頂層的群體是董事會,也就是投資者。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讓他們的投資不斷升值,關心給CEO多少薪水,每年能有多少利潤,股票漲多少。對于公司經營什么可能并不會很關心, 更不會考慮技術的細節。 每當整個經濟下滑的時候,他們率先考慮的是降低費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有些公司還在賺錢,大批的裁員也時常發生。在經濟好的時候,他們同樣也會把降低費用放在很高的優先級。經濟形勢不好得時候,他們手中的銀子可能嘩嘩地流出,讓他們夜不能寐。 沒有一個公司的董事會和投資者希望自己投資的公司是一個只出不進的慈善機構。 就像炒股一樣,更多地時候**看股價的漲跌來做決定。他們會緊緊盯著其投資主體在近期的盈利和遠期的預期。 公司的第二個群體是CEO和他的高級管理層。CEO 們得到了董事會高薪的承諾,當然會全力為董事會出力,達到他們的預期,拿到承諾的高薪。 所以,我們很能理解CEO 最關切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如何讓公司成為最賺錢的公司。他們往往將一個部門在市值最高位的時候賣出。 而經濟形勢不好得時候,他們第一優先級的任務就是采取各種措施就是阻止股東的銀子不停的流出。他會考慮到公司的運營,技術和用戶的發展方向、重要的市場機會,當然,他們也會考慮員工。而且,最能夠符合他們要求的員工會被得到重用, 而并不一定是知識能力或技術能力最高的員工。 什么樣的員工是最符合CEO們的要求呢?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列出的是以下幾種員工, 我也完全接受諸位的各種看法 § 有想法、 能說會道的 – 老板們要靠這些人證明他的路線是正確的, 并有創新地堅決執行既定方針。 § 對老板的位置沒有威脅的 § 能踏實出力為公司賺錢的 – 這是根本, 大多數的工程師就是屬于這類。 至于工資,當然要盡量低,但貢獻,還要盡量高。否則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就不成立了。 § 不會整天憤世嫉俗的, 因為這樣的人最適合做哲學家。 沒有一個老板愿意周圍聚著一幫整天沒完沒了抱怨的員工,一批不服管的奮青, 或者與他作對的刺兒頭。 § 員工更多為公司著想,盡量多拉車,盡量少吃草。 *************************************** 上一篇文章拆解到公司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董事會和CEO. 這篇文章將談到另外兩個部分,即公司員工和客戶。 公司員工,就包括我們這些每天勤勤懇懇, 任勞任怨的工程師們。我們最為關切的事情,除了打工能掙多少錢外,還會考慮到自身的發展機會、升遷的機會、學習提高的機會、是否能受到足夠的尊重、是否能得到一個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 當然還要兼顧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等等。 這里我想多說一點工程師們的工資。很多人會相信工資是和自己對公司的貢獻成正比的, 貢獻越大,當然收入會越好。但事實上,并不完全是這樣。比如,有些給國外公司打工的朋友們會知道,美國和歐洲的員工的工資要高得多,但是否給公司的貢獻更大呢?大多數的回答是否定的。實際上,工資的另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社會的勞動力成本,也就是具備這樣能力的工程師在同行業中值多少錢。 作為工程師的買家,公司當然也會想到要“少花錢多辦事了”。對公司來說,工程師就像生產資料,諸如原材料、機器、廠房等一樣,用最低的價格買入,以產生最大的增值。當缺乏增值潛力的時候,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公司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公司的客戶, 客戶對我們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CEO。這是因為,與其說我們的工資是公司發的,還不如說是客戶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客戶最關切的是什么呢? 不外乎是產品的性能、價格、售后服務、公司員工的專業技術能力、關系等等。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客戶通常是希望用最少的錢來買到最多的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總的一句話,就是少花錢,多辦事。 由此看來,公司的股東、員工和客戶既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又存在著相互之間的利益博弈。這三者之間利益的平衡點,往往是由公司的CEO制定的戰略來決定的。如果這三者的利益平衡一旦出現了問題,就會演義出很多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的是一個首屈一指的巨型代工廠,他們把顧客利益和股東利益放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員工的地位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這就演變出了眾所周知的“十三跳“的故事。 同樣,另外一家著名的IT公司,為了把股票作高,大概在5年前請了一位CEO,他的首要職責就是削減成本。結果是員工們怨聲載道, 越來越多地有經驗的員工選擇離開或準備離開公司,聽說用戶滿意度也在所下降。我也是這家公司的用戶,深感這些年他們服務水平的急劇下降。員工原來出差都是一流的酒店, 面子十足,后來聽說都被建議入住Motel 168類型的快捷旅館。當然,經過這位CEO 五年的努力,公司的利潤和股票大漲。 在2010年的時候,董事會可能良心發現, 覺得這樣下去會有大問題,于是改變了一些做法。這位可憐的CEO于是被兔死狗烹,伴隨著被揭露的一些非常丟臉的事情, 離開了公司。 但即使這樣,還是抱著一大筆公司的補償金,抬屁股回家享福去了。 這些現象,是我們平常人能看到和分析到的一些事情。由此看來,在公司里面,我們這些工程師們,多數情況下不太會處在強勢的地位。這就需要我們能適當掌握一些做事和做人的原則和技巧,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為自己爭奪一席之地。 這就回到我寫本文的初衷。我們廣大的工程師們可是說是中國社會中非常純潔、非常杰出、非常勤奮的一批人。 中國有今天的強大和地位,工程師們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但很多的工程師們也會感受到很多看起來不公平的,甚至是缺乏“天理“的事情,于是會憤憤不平。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愿我給諸位做的這點拆解,能讓大家多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做出更為理智的、對自己有益的決定。 好了,說到這里, 我想更多地人會理解老板和公司董事會做的一些決定,有的看起來非常不近人情, 有時甚至很stupid, 甚至沒有天理。但如果從他們利益的出發點去看問題,你可以理解其決定的原因。至于是不是真的沒有天理,那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以上說了公司中董事會和CEO兩大群體。下面要說說第三和第四個群體, 就是我們這些工程師們和我們整天面對的用戶。 請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