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我國6G概念研究在今年啟動。6G的理論下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TB,預計2020年將正式開始6G研發,2030年投入商用。 何為6G?今天幾乎所有的6G話題,都離不開“邁向太赫茲時代”。 ![]() 為了提升速率,移動通信一直向著更高的頻段擴展,5G頻段由450MHz擴展到52.6GHz,而6G將進入太赫茲(THz)頻段,通常指0.1THz至3THz(1THz=1000GHz)。 頻段越高,帶寬越大,速率越高。越來越高的無線傳輸速率,不免讓人產生疑問:6G會不會有一天替代光纖? 其實,不用等到6G太赫茲時代,5G時代無線已經在逐步替代部分光纖。 28GHz 5G FWA:替代光纖入戶最后一英里 5G固定無線接入(FWA),就是在居民住宅附近(比如電線桿上)架設5G基站,5G天線發射的毫米波波束直接指向家庭里的CPE終端,以代替光纖入戶,滿足家庭寬帶上網需求。 ![]() 10月1日,美國運營商Verizon首商用5G毫米波固定無線服務,他們稱之為“Verizon 5G Home”,可為家庭提供300-940mbps的上網速度。 5G固定無線接入是為替代了光纖入戶的最后幾百米,以節省昂貴的光纖敷設成本。 幾百米并不算遠,下面這個項目可不僅是替代光纖入戶,而是要替代光纖接入網。 60GHz Terragraph:替代光纖接入網 德國電信和Facebook正在合作部署的Terragraph項目,該項目于2016年啟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60GHz毫米波Mesh(網狀)組網的方式,集最后幾百米固定無線接入與網絡“回傳”于一體,以代替部分光纖接入網。 ![]() ![]() Terragraph的口號是“高速固定寬帶的‘虛擬光纖’”,目標是在城域級服務區域提供類似光纖的速度,以代替敷設部署成本昂貴的光纖。 95GHz以上:理想的5G回傳 以下內容來自今年5月份美國運營商T-Mobile提交給FCC的一份建議書: ![]() 文中指出,由于光纖部署受安裝成本和地理限制,無線回傳優于光纖,而95GHz以上的無線頻譜非常適合支持5G回傳,原因有兩點:首先,其高帶寬傳輸能力是5G回傳的理想候選者;其次,窄波束可避免干擾。 文中甚至將“95GHz以上頻段用于5G回傳”提升到了“利于美國在無線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高度。 綜上,從28GHz,到60GHz,再到95GHz以上頻段,從光纖入戶,到光纖接入網,再到5G網絡回傳,隨著無線頻段的不斷上升,其替代光纖的范圍也在不斷蔓延擴大,因此,不免讓人產生6G太赫茲時代會不會更一步替代光纖的疑問。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不管無線頻段有多高,有多大帶寬,其受限于短距離傳播的特性,最多只能代替部分光纖應用場景,未來的長距離傳輸仍然需要越來越多的光纖。 來源:網優雇傭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