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安泰測試 您了解您的信號源和示波器嗎?上期我們主要分析了示波器觸發的基本概念以及作用和分類,本期我們分享示波器觸發源和耦合以及存儲的關系: 觸發源和耦合 觸發源:通過圖1可以看到,觸發電路與被測信號處理電路是并行結構,所以觸發電路并不會影響到被測信號的數字化處理,那就決定了觸發信號不光可以從被測信號引入,還可以通過其他通道、外觸發通道等引入。當被測信號過于復雜或者沒有特定的特征時,我們無法通過被測信號來完成觸發,這時就需要其他觸發源來完成觸發。 如:一組成分十分復雜的信號,其周期和特征都不明顯,觸發條件無法設置,這時就可以通過信號源產生一個觸發信號來完成觸發并顯示。
觸發耦合:當觸發源引進的觸發信號存在很多干擾和噪聲的時候,我們就要通過觸發耦合來凈化接收的信號。使觸發電路能夠完成預期的工作,不出現誤觸發。 下表給出了一種示波器的觸發偶合的方式和作用,其他種類不盡相同。注意觸發耦合與垂直通道偶合有本質區別,垂直耦合將影響到被測波形。
Tektronix公司的TDS3000B系列示波器的觸發耦合方式 2.觸發與存儲 傳統的模擬示波器由于沒有存儲單元,觸發只是示波器顯示波形的一個起始信號,單單定義了波形的起點。但是新一代的存儲示波器由于把模擬信號數字化,并且存儲到內存之中,觸發作為一個定義點也同樣被存儲到內存,這種模式就決定了可以把觸發點放到內存中的任意一個位置。有了這個特性我們就可以看到觸發之前的波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預觸發。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被測信號不斷地被引進到示波器,這些數字化的信號遵循先進先出的原理存儲到示波器內存中去的。一般的示波器的存儲長度都是一定的。當在存儲器中定義了觸發點的位置后,當波形點滿足了觸發條件,該點就被固定在存儲器定義的觸發點上了,這時還要參考一個參數就是觸發延時,它規定了觸發點到起點的時間距離,是我們事先定義好的,存儲器的起點也就固定下來,這時示波器存儲器變成了只進不出,后進來的信號直到填滿存儲長度為止,存滿后再重新刷新。 如果是單次捕獲就只存儲刷新一次。很容易看到存儲器起點到觸發點這段時間記錄的波形數據就是觸發前的波形信息,我們稱之為預觸發。而觸發點到存儲器終點的波形稱之為后觸發。 當我們充分利用好觸發與存儲長度,就可以分析故障的原因和結果。 例:一個串行處理過程如下圖,在第四個單元輸出端總在一段時間出現一個跳變的錯誤信號,但檢查輸出單元電路沒有發現問題,懷疑是前端某個單元出現問題,檢查。
把輸出端信號接到示波器2通道,把中間環節一單元存儲信號接到示波器1通道,以輸出端2通道的跳變信號作為觸發條件進行單次觸發,得到下圖:
我們發現:每當中間環節一的信號出現了一個毛刺錯誤信號,總是伴隨著輸出端的錯誤跳變,我們找到了事件原因,問題出現在中間環節一。這是一個應用預觸發的很好例子。 通過上面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觸發配合存儲器一起正確運用,可以分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找到事件的結果。認真分析您要測量的信號,靈活運用觸發和存儲,才能更快更好的解決您所面對的問題。 綜上所述,要利用示波器準確測量信號首先就需要了解具體信號的特征以及需要觸發信號的條件。 希望以上的維修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有關儀器知識內容歡迎訪問西安安泰維修中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