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使用的資料已經放到了開發板網盤資料中,路徑為:11_Linux 系統開發進階\95_章節使用資料。 95.1 移植 I2c 測試工具下載地址 https://mirrors.edge.kernel.org/pub/software/utils/i2c-tools/, 這里下載的 4.1 版本,下載完后拷貝后 Ubuntu, ![]() ![]() 解壓 tar -vxf i2c-tools-4.1.tar.gz, ![]() 清理工程,make clean, 導入交叉編譯工具鏈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填寫路徑:export CC=/usr/local/arm/gcc-linaro-4.9.4-2017.01-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arm-linux-gnueabihf-gcc 執行 make 編譯,進入 tools 目錄: ![]() 將生成的工具“i2cdetect i2cdump i2cget i2cset i2ctransfer”拷貝到開發板的/bin/目錄下 ![]() 將源碼頂層目錄 lib/下的 libi2c.so.0.1.1 復制到開發板的/usr/bin/目錄下,修改名字為 libi2c.so.0, mv libi2c.so.0.1.1 libi2c.so.0 ![]() 到此移植成功。 95.2 測試 查看掛載的 i2c 設備:i2cdetect -l ![]() 查看 i2c 總線上的設備:i2cdetect -y <總線號>,例如輸入 i2cdetect -y 0,UU 代表系統已經加載了此設 備,如果是數值下表示在 driver 中沒有加載。圖中表示 0x1E,0x50,0x68 已經被加載,分別對應 mpu6050, at24c02,ap3216c。 ![]() ![]() 讀取 i2c 設備所有寄存器值:i2cdump -f -y <總線號> <設備地址>,i2cdump -f -y 0 0x50,0 為 i2c 總線號, 0x50 為 AT24C02 的地址值, 測試結果如圖 95.2.4: ![]() 向寄存器寫數據:i2cset -f -y <總線號> <設備地址> <寄存器地址> <數據> 例如:i2cset -f -y 0 0x50 0x00 0x22 ![]() 寫入多個數據:i2ctransfer -f -y <總線號> w<數據個數>@<寄存器> <數據><數據> i2ctransfer -f -y 0 w3@0x50 0x00 0x0a 0x0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