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編碼電路、指令開關電路、自動電源控制電路和載頻電路等組成。 1.編碼電路 它由編碼專用集成電路IC2(F-21AT)、時鐘振蕩電路IC3等組成,其中A0~A5(第②~⑦腳)為6位加密地址編碼端,跟7位3擲指撥開關S1相連,每位均有“0”、“1”和開路3種狀態,可編成36種不重復的地址碼。D0~D11(第①、{13}~{23}腳)為數據編碼端,第{11}腳為時鐘脈沖輸入端,⑧腳為編碼脈沖輸出端。 IC3在外接諧振器JA1的配合下,產生頻率穩定度極高的振蕩,并經分頻器分頻之后,產生時鐘脈沖,由第⑦腳送到編碼專用集成電路IC2的第{11}腳,以協調IC2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 2.指令開關 電路2×2按鍵開關K1~K12和IC2中的D0~D11等組成指令按鍵開關電路,當按下指令按鍵時,與其相連的數據編碼端即變為高電位,IC2得電工作,其⑧腳輸出相應的編碼脈沖,12個指令按鍵有些按鍵可同時按下,以實現多路多通道遙控。 3.自動電源 控制電路晶體三極管T1、T2、T3等組成自動電源控制電路,當任何一人指令按鍵按下時,T1、T2、T3相繼導通,VCC得電,供各個集成電路工作。當放開指令按鍵時,T1、T2、T3均截止,VCC自動失電。 D1、T4、T5等組成電壓檢測電路。需要檢測時,只要將STOP(DT)鍵按下超過1秒鐘,電源經R1、R2、K7、R43向電容C16充電,C16上端電位不斷上升,約經T=(R1+R2+R46)•C16≈1秒左右,IC1D第{12}腳已有足夠高的電位而開始振蕩,T6、T7隨著振蕩而不斷導通和截止。如果此時電源電壓大于4V,則D1擊穿,T4導通,綠色發光二極管LEDG隨著T6、T7的導通和截止而閃爍,以示電源電壓正常。如果此時電源電壓大于2.5V和小于4V時,則D1未能擊穿,T4截止,其集電極電位升高,T5導通,紅色發光二極管LEDR閃爍,以示電源處于欠壓狀態,應更換電池。如果電源電壓小于2.5V,IC1D停振,T6、T7均截止,LEDG和LEDR均不亮。 4.濾波器和射極跟隨器 運算放大器IC1A和IC1B等組成兩級濾波器。由IC2第⑧腳送來的編碼脈沖指令經IC1A、IC1B濾去雜波之后,送到由功放IC1C等組成的射極跟隨器中進行阻抗變換,以便更有效地送到載頻電路中進行調制。 5.載頻電路 載頻電路采用成品電路TXT-340。它是一個微功率調頻發射器。其作用是:(1)由晶體主振級和倍頻電路產生頻率穩定度很高的射頻振蕩。(2)用重復頻率較低的編碼脈沖指令信號調制射頻振蕩。(3)將已經調制好的射頻信號,經過功率放大、濾波等電路后,由天線以已調高頻電磁波的形式發送出去。 |
58.39 KB, 下載積分: 積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