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00V ;2腳-4.8V ; 3腳-00V ;4腳-3.3V《有變00V; 5腳-1.3V;6腳-3.6V 7腳-00V ;8腳-2.2V 9腳-00V ; 10腳-00V ; 11腳-2.2V 12腳-14.2V<br/>13腳-5V ; 14腳-5V;15腳-5V 16腳-0.4V TL494詳細功能介紹如下: 第(1)腳為第一組誤差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由+5V輸出電壓經R35、VR、R13取樣送入第(1)腳。第(2)腳為第一組誤差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從第(14)腳輸出的5V基準電壓經R14、R20分壓得到約4V的電壓,與第(1)腳電壓進行比較。由于輸+5V電壓升高時第(1)腳取樣電壓成比例升高,當此電壓超過4V時,誤差放大器輸出高電平,通過IC內部比較器控制輸出脈寬減小,以使5V電壓下降,達到穩壓的目的。第(3)腳為第一誤差放大器輸出的引出端。外接C19、C20、C21、R11組成的頻率校正網路,以防止放大器發生自激。第(4)腳為死區控制端。當IC工作在推挽狀態時,其兩組輸出脈沖使兩只推挽開關管依次導通和關斷。為了避免開關管的滯事效應造成瞬間導通而擊穿開關管,在脈沖的序列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稱為死區。改變第(4)腳的電壓,可改變死區時間。當第(4)腳電壓大于5V基準電壓時,輸出脈沖關斷。在0-5V,死區時間成比例增大。利用此功能,第(4)腳在維亞開關電源中作為輸出過壓保護。次級輸出的12V電壓,經R26、D7和R10分壓后加到第(4)腳上,與TR3、TR4共同構成+-5V和+12V的過壓保護電路。正常情況下,TR4的基極由R28接在+5V輸出端,R29接在輸出端,R28和R29的分壓使TR4偏置電壓小于0.6V,TR4截止,其集電極經R36呈現近似5V的高電平,因而使TR3導通,由12V電壓接出R26與地短路,二極管D7反偏截止,因而此部分電路與第三者第(4)腳電壓無關。第(4)腳電壓為第(14)腳的5V基準電壓經R12和R16分壓的0.5V左右電壓,設定末級半橋式開磁電路必要的死區時間。當電源取樣系統發生故障時,+5V電壓升高或-5V電壓因負載短路而降低時,TR4將導通,其集電極為低電平,使TR3截止。12V電壓經R26,使D7導通,第(4)腳電壓被R10分壓后仍為5V左右,使輸出脈沖關斷,電源保護,各組無輸出。第(5)腳步內部振蕩電路,外接定時電容C18,第(6)腳為外接定時電阻R9。此RC的值決定TL494輸出脈沖的重復頻率,其值為FKHZ=1.2/R歐姆.C(UF)。按圖中數據,此電源的工作頻率為30KHZ。第(7)腳共地端,也是供電的負極端。第(8)(11)腳為兩路輸出放大管的集電極。驅動放大器由R7、R8供電,其輸出脈沖送入驅動脈沖變壓器T2變換阻抗后驅動半橋式變換器TR1和TR2。C17使T2中點為驅動脈沖的零電位點。第(9)(10)腳為內部驅動放大管的發射極,接地。 第(12)腳為供電端,其允許輸入電壓可達8-40V,因此無需外部穩壓器。由小型工頻變壓器T1輸出低壓交流電,經D1、D2全波整流,C23濾波得到約10V電壓,向第(12)腳提供啟動電壓。待電源啟動后,次級12電壓經D8隔離后向第(12)腳供電。此時由于D1、D2整流電壓低于12V,D1、D2截止,啟動電壓退出電路。第(13)腳為工作狀態設定端。當第(13)腳為5V基準電壓時,兩路輸出脈沖相差180旌,每路輸出量大200MA的驅動電流,用于驅動推挽或半橋、橋式電路。當第(13)腳接地時,兩路輸出脈沖為同相位,為8-40V時,第(14)腳均輸出5+-0.25V的穩定基準電壓。第(15)腳為第二并聯輸出400MA的驅動電流,用于驅動單端式開關電路。該機為半橋式推挽電路,第(13)腳接5V基準電壓。第(14)腳內部基準電壓源。在IC供電組誤差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在該電源中作為過流保護取樣輸入。T3為串聯在負載電路的“電流互感器”式電流取樣電路。當負載電流增大時,T3次級電壓升高,經D5、D6整流后輸出負電壓,再經R17、R18分壓后與+5V一起R15相聯,送入第(15)腳。正常負載時負電壓輸出較小,兩反向電壓相加,結果有1.5-2V電壓加在反向輸入端,誤差放大輸出低電平,對脈寬控制無作用。如果產生過載覲同載短路,T3負整流電壓升高,使加在第(15)腳的電壓變成負值,則誤差放大器輸出高電平,使脈寬受控變小。由于此組誤差放大器同樣式相輸入端是接地的,屬零電平,一旦第(15)腳電壓為-0.6V以上,電路產即動作,實現輸出脈沖由減小脈寬到并閉的保護過程。由于TL494第(4)(15)腳的保護功能,該電源可以開路。此時次級電壓+-5V的升高受第(4)腳的控制,+5V還受到第(1)腳PWM系統的控制。電源程序可以實現短路自動保護,排除短路后又自動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