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找準裁判,一次做對 提升質量和可靠性 裁判,是研發質量管理在價值鏈當中的角色定位。不過,“裁判”卻無法被輕易借用。即使今天的華為在IPD(集成產品開發)上做得相當之好,卻也難以被行業大規模復制,究其原因無外乎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的巨大投入。 那么,該怎么做,如何做? 讓我們來看看海岸線前陣子接到的一個需求——某車企研發質量管控案例。初次接觸這家車企,是因為其企業內部在大力推行數字化轉型,尤以研發質量監管及閉環為核心解決訴求。圍繞這一點,海岸線專家團隊首先走訪了企業,進行大量問卷調研、面談問診,最終明確了該企業業務脈絡,將流程橫軸與任務縱軸梳理清楚,從中探討改善方向和思路。 受篇幅所限,此處我們僅展示部分待改善點: ·一味縮短研發周期,導致關鍵路徑缺失,分析遺漏 ·研發后期質量問題集中爆發,研發陷入“救火式戰役” ·質量損失成本居高不下 ...... 結合該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需要,海岸線專家團隊給出了“以預防先發”為驅動的研發質量管理解決方案。首先在質量管理思維上,我們以“預防型+進攻型”組合思維為導向,通過問題解決與反溯-再發防止經驗庫-新項目再發防止應用的數據閉環,規避掉由以上因素造成的“救火式戰役”。 ![]() ▲ 質量管理模式革新 從“進攻型”轉變為“預防+進攻”組合型 #問題解決與反溯 ·發起問題幫助質量管理人員找到問題所在; ·問題分析圍繞問題嚴重度、發生度、探測度、復發率等各要素及其權重,對問題進行分級判斷; ·采用根因分析、魚骨圖、5Why等方式,分析并確定直接、間接和根本原因; ·通過短期、長期對比實施或措施驗證,讓對策固化至流程體系、技術標準及行政管理措施,實現預防&預警問題。 #再發防止經驗庫 上一環節中產生的致命、嚴重問題會自動流入問題經驗庫,制定精細化數據庫管理方法,實現問題分級。利用再發防止數據庫中的案例信息,實現與基礎FMEA的融合,不斷完善FMEA分析的完整性,在后續車型開發時,利用DFMEA引導設計開發,評估設計風險,規避潛在問題的流出。另外通過打通DFMEA到PFMEA的數據流通,確保設計要求在量產環節,被嚴格執行。 同時,海岸線為再發防止經驗庫設計了智能化出入庫機制,根據過往預防履歷、措施效果、質量履歷等多個維度,對具備出庫條件的問題及時提醒,保證數據庫動態刷新,從而避免管理投入的冗余和浪費,實現最大管控效果。 #新項目應用 再發防止經驗庫與基礎DFMEA庫融合后,工程師在實際開展新的FMEA項目時,可以充分借鑒歷史經驗,盡可能減少或規避風險。FMEA準備的足夠充分,后續的應用才有價值。以一款全新車型的DFMEA為例。為了將DFMEA落到實處,將DFMEA結合過程管控計劃,形成一份評審要素表。作為各階段的檢查清單,確保設計、質量、試驗、生產各個環節將措施落實到位。針對檢查結果及對應解決方案,進行項目組層級評審,明確進一步優化可行措施。 ![]() ▲ 設計預防評審要素表(節選) 通過早期積極預防及全過程跟蹤落實的質量管理閉環,在不斷循環流轉、優化更新中,該車企設計開發工作的質量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質量管控體系得到高效優質改進。后續,我們還將繼續結合實際案例,剖析包含研發質量、生產質量、客戶質量、供應鏈質量等在內的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探索與應用。 要想透徹理解某個理念 輸入與輸出的閉環不可或缺 哪里可以實現? 「全面質量管理系列研討會」! ![]() 歡迎評論區回復【報名】,參與活動。 ·與各大企業決策者面對面交流您的思考見解 ·共同探討智改數轉和卓越運營的方式方法 ·探詢企業利潤瓶頸等實際難點的優化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