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的發展從過去、現在與規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手機衛星通信的第一個階段中,較為典型的有銥星公司、海事衛星電話、天通衛星通信等,終端設備方面已經可以做到手持設備直接通過自帶的天線與衛星進行通信。 包括銥星、天通衛星等,這些系統都是基于專用的頻段,并使用私有協議,在設備硬件上互不兼容,基帶芯片、天線等都需要用到定制的產品。 在這個階段中,衛星通信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較小,而無論是私有協議、定制基帶芯片還是天線等的開發成本都較高,而市場規模小無法支撐研發成本。因此,廠商為了均攤研發成本,同一套方案的產品迭代周期就自然變得很長,這導致了在早期的衛星通信領域發展緩慢,應用主要集中在窄帶低速的通信。 第二階段其實就是當前衛星通信行業正在進行的階段,據鵬鵠物宇介紹,當前通過寬窄協同通信,結合智能手機直連衛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的快速低成本解決方案。 具體來說,寬窄結合是指將衛星窄帶通信功能集成到智能手機中,可以在沒有地面蜂窩網絡覆蓋的場景下進行短信、語音等信息對外通信,同時在有網絡覆蓋的地區可以通過地面網絡實現寬帶連接。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衛星通信實現智能手機的全球全域網絡覆蓋。 不過,在這個階段,由于手機天線無法滿足與衛星進行寬帶通信的需求,因此目前對于智能手機而言,衛星通信與蜂窩網絡通信的通信體驗明顯不在一個層面上,體驗存在割裂。 另一方面,即使是窄帶衛星通信,目前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華為目前的手機衛星通信方案是采用北斗衛星短報文功能,所以需要在手機中集成專用的通信芯片以及北斗衛星對應的通信協議,也就是說蘋果iPhone盡管同樣支持衛星通信,但無法在國內使用北斗衛星實現通信。 AMEYA360報道:手機直連衛星通信發展的三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