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出現誕生智慧農業,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種植結構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科學意識的增強和優良品種的不斷更新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然而,面對農業生產的巨大增長潛力,農業生產的發展一直困擾著一些問題,例如作物生長中對二氧化碳的大量需求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嚴重短缺之間的矛盾問題。 中國目前擁有超過5000多萬畝的溫室大棚,年產值約5000億元人民幣,其中80%的產值來自冬季、春季、秋季,因為這三個季節的蔬菜產值都很高,每畝20000-30000元。然而,在這三個季節中,溫室大棚已經限制了近五個月的通風,并且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足,這嚴重限制了蔬菜的產量。農業中的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而作物干重的95%來自光合作用。因此,二氧化碳已經成為影響農作物產量的重要因素。 為了保持冬季大棚蔬菜生產的溫度,通常將大棚保持在關閉狀態,導致大棚中的空氣相對阻塞,并且不能及時補充二氧化碳。日出后,由于蔬菜的光合作用加快,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下降,有時會降至二氧化碳補償點以下(0.008%--- 0.01%)。蔬菜作物幾乎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引起疾病并降低產量。溫濕農業大棚栽培可將農作物長時間保存在相對封閉的地方。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天之內變化很大。它在日出前最高達到1000至1200 ppm,并在日出后2.5至3小時內降至約100 ppm至330ppm,并持續上升直至下午2小時,并在下午4點左右恢復到大氣水平。 農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為1000-1500ppm。因此,塑料大棚中的二氧化碳缺乏非常嚴重,這已成為影響塑料大棚中蔬菜產量的重要因素。但在監測的CO2的同時,夜晚的高濕度冷凝環境達到了100%的程度,給市場上大多數非分光紅外傳感器帶來的了極大的困擾。 鑒于這種情況,在農業溫室中安裝二氧化碳傳感器可以確保在二氧化碳監測器濃度不足的情況下及時發出警報,從而使用氣肥料,保證作物正常生長。推薦使用韓國SOHA 二氧化碳 CO2傳感器模塊SH-DS,它是雙光波非色散紅外檢測原理,檢測量程比較廣,在0 ~ 3000ppm / 5000ppm 這個范圍內,另外農業大棚夜間由于凝露問題濕度很高,甚至有凝結現象,CO2傳感器模塊SH-DS涂有防水漆,能耐受高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