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船舶岸電的背景主要包括減少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 船舶在停靠港口期間,傳統的做法是使用船上的輔助發電機供電,這種方式不僅會產生大量的廢氣污染,還會帶來噪音污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船舶岸電應運而生,通過使用陸地電源向船舶供電,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來說,船舶靠港期間使用輔助發電機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這些排放物占港口總排放量的40%到70%。此外,柴油發電機的運行還會產生噪音污染,影響港口地區的居民和船員的生活質量。為了應對這些問題,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推廣船舶岸電的使用。例如,歐盟要求2025年前完成港口岸電建設,荷蘭鹿特丹在內河強制使用岸電,美國加州的指定港口也要求大航運公司按比例使用岸電。 2.行業需求 專業全面的能源管理:對港口作業區內,以電能為主,輔以油、氣、冷、熱等多種能源的分配、轉化、存儲、消費等環節協調與優化; 構建港口光伏、風機、儲能、電動汽車、岸電、生活輔助供電和港口設備用電的統一集成的能源管理平臺,實現能源使用的全領域和全過程的可視化、透明化。 新型電力系統綜合管控:對港口內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能量轉化、相關負荷及監控保護設備組成的系統進行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 新能源系統的實時監控、診斷告警、全景分析、有序管理和高級控制,實現不同目標下風光儲充資源間的靈活互動與經濟優化運行。 供電穩定、質量可靠:港口內重要的設備,靠岸船舶供電的岸電系統,需要保障供電時的不間斷供電和連續性;產生諧波干擾的設備較多,消除諧波影響,提升港口及船舶岸電的電源質量; 用能安全和環境安:港口及船舶貨物眾多,特別關注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嚴防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關注用能環境安全,實時監測溫度、濕度、壓差、噪聲、水浸、煙感、門禁、攝像頭等參數。 運維效率提升:港口岸電配電設備進行監測、管理和維護,對船舶信息進行登記和管理;岸電設備分布相對較分散,相對孤立,設備巡檢繁瑣; 3.系統方案 ![]() ![]() ![]() 4.實際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