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市場廣闊 2011年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深圳出席員工聯歡晚會時對媒體表示,目前富士康有1萬臺機器人,明年將達到30萬臺,三年后機器人的使用規模將達到100萬臺。未來富士康將增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復的工作,取代工人。這一消息的爆出,引發了無數的爭議,不論是看好還是不看好,這都表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工業機器人代替一部分人工勞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2012年3月14日,據報道佳能公司計劃在未來4年內削減至少4000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的成本,以緩解日元升值以及歐洲經濟減速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依賴工業機器人。公司表示除增加工業機器人在調色劑生產中的使用外,該公司還將考慮在生產單反相機可換鏡頭時使用它們。 不僅僅是在IT電子制造業中,在其他行業工業機器人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 在汽車生產中,機器人涂裝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了。人工的操作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自動化成套設備的要求,而技術專業的涂裝機器人卻具有精細制造,精細加工以及柔性生產等技術特點,是繼動力機械、計算機之后,出現的全面延伸人的體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產工具,是實現生產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2012年3月16日,世界最大規模的純電動汽車充換電站開始運營。在北京高安屯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監控室內,工作人員王芃熟練地打開綜合監控系統,仔細檢查著每一塊電池充電狀態。 在這個可24小時高度智能化運轉的循環經濟充電站中,負責給電動車“加油”的都是機器人,電動環衛車兩側的環形軌道上,4個“大塊頭”機器人一邊兩個,排著隊“走”向電動車。前面的兩個機器人同時到達車頭位置,“嗡嗡”聲中,輕舒機械手臂,“它們正通過激光傳感器追蹤電池位置呢。”安裝調試工程師歐陽凱在一邊解說。話音未落,機器人伸長機械手,抓起疊放的兩個電池箱,裝進自己的“大肚子”,然后緩緩滑開。后排兩個機器人此時快步跟上,將全新的電池推送進電動車的電池艙內。整個過程幾乎聽不到機械噪音。“嘀、嘀、嘀”三響,機器人不僅已給電動車換上新電池,此前取出的舊電池也被送入電池架上,開始充電。記者一看表,只用了2分03秒!居然跟普通車輛加油時間相差無幾。 2012年2月21日,遼寧鞍山。20日23時30分,鞍鋼旗下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鑄鋼廠鑄造車間,在澆鑄一大型鑄鋼件接近結束時,發生噴爆重大事故,事故直接造成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傷,對受害者家屬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而此前的2011年1月31日下屬公司鞍鋼股份發布預虧21.51億元,鞍鋼在2012年開年之際就發生這樣悲劇的事故,可謂是雪上加霜。這一事故的發生,有專家提議鞍鋼應加大引進自動化設備,增加作業機器人,減少員工直接面對具有危險性的設備。 上海日立電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壓縮機生產商之一。1993年起,它的車間里就嘗試使用了機器臂。如今,工廠里已有34臺機器人。“十二五”期間,他們還有著更大規模的機器人使用計劃到2015年,“機器人大軍”要增加到180臺。上海日立表示機器人站上生產線,能把勞動者從簡單繁重的崗位上解放出來,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促使工業機器人數量激增的,還有背后的一筆成本賬。據悉,目前機器人的采購價正以每年約5%的幅度下降。另一方面,考慮到“綜保”并入“城保”及每年上漲的最低工資標準,人工成本又在以每年14至16%的速度上升。隨著這組“剪刀差”的不斷擴大,使用一臺機器人的成本可能已低于使用一名工人。 國內機器人產業基地加緊建設 2012年2月4日重慶,重慶市舉行的“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專家咨詢會上,來自全國的近百名專家就其中高性能混合動力轎車開發、工業機器人研發、商用車變速器研發、重慶科技金融中心服務體系建設等12個項目進行了“把脈問診”,從技術上提出解決之道。在會上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耀南教授對重慶瞄準工業機器人產業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企業依靠工業機器人在生產流水線上裝配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王耀南說,目前我國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已經基本掌握,但產品性能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因此,科研單位研發工業機器人,不是關在實驗室里做研究,而是要即時把產品拿到生產線上去,在上面發現了問題,再繼續進行改進。這樣最后才能做出高可靠性的機器人。他說,重慶的汽摩產業、裝備制造業和IT電子產業發展很快,這都是未來工業機器人的重要市場。對于重慶的工業機器人發展,他建議要找準一條生產線,邊應用邊改進,可以焊接機器人為突破點,通過技術攻關,然后再輻射到其他工業機器人,為重慶打造“機器人之都”打下堅實基礎。 2012年2月24日,據報道唐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基地通過科技部認定,成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這是唐山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品牌。唐山預期2015年形成核心專利100項,建成年產值超過200億元、我國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目前,唐山高新區具備中厚板焊接機器人、專用焊接機器人、礦用搶險探測機器人、管道探傷機器人、建筑清洗機器人和高壓巡線機器人6大類機器人產業化生產條件。其中,唐山開誠的礦用搶險探測機器人的成功研制,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該機器人生產技術的國家;唐山開元的中厚板焊接機器人技術在國內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唐山松下的專用焊接機器人廣泛用于汽車、工程機械、電力設備、家具制造等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未來,唐山會加快專業機器人重點產品的研發、制造速度以及產業化進程。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從去年的富士康將引入百萬機器人,還是從汽車生產、電子制造、工業生產中機器人的一步步普及,及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的加緊建設來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都顯示出的無限的商機。有商機就會有市場的爭奪,下面我們就看看一些機器人制造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機器人制造企業搶奪市場 發那科專注中國市場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發那科已經是數控系統行業的世界第一,占據了全球近70%的市場份額。之后基于伺服、數控的基礎而研發的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可謂是易如反掌。1997年,FANUC機器人進駐中國,與上海電氣合資成立了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200萬美元。以上海電氣強大的本土資源優勢和FANUC集團近60年的技術實力相結合,上海發那科機器人赫然成為中國地區專業領域內團隊規模最大、分工最完整的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所提供的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包括小型加工中心、全電動注塑機、電火花線切割產品獲得了汽車、食品飲料、電子電氣、醫藥、金屬加工、模具制造、表面處理等行業眾多客戶廣泛的訂單以及信任與青睞。 FANUC的各類產品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各個工業領域,如其小型加工中心FANUCRobodrill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搭載用于復合加工、多系統車削等最尖端加工機床控制的納米CNCFANUCSeries31i-MODELA系列高端系統,采用最新CNC技術,特別是納米插補、AI輪廓控制Ⅱ、AI熱位移補償等使其性能大幅度領先同級別機床。同時,搭載了FANUC自行開發的附加軸DDR、DDR-T系統,其采用同步內裝伺服電機,可進行基于直接驅動的無反向間隙的高速,高精度加工,分度速度可達200轉/min-1。 先進的制造工藝、領先的技術優勢,快捷優質的售后服務,形成了FANUC的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上世紀50年代,FANUC品牌的創立,1974年FANUC工業機器人問世,到了2008年,FANUC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廠商,是全球第一個突破20萬臺機器人的生產商,市場份額穩居第一。進入中國后的短短幾十年,發那科獲得了跨越式地發展,品牌知名度不斷上升,多款產品已經成為被不斷研究和模仿的行業標準。亮眼的業績證明發那科卓越的產品,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已獲得廣泛認可。 據介紹,為滿足市場需求,上海發那科在上海寶山區建有2萬M2的系統工廠,用于系統集成的功能確認、安裝調試、出廠檢查以及培訓和備件服務。同時在廣州、深圳、天津、武漢、大連、太原、長春、無錫、成都、重慶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等服務網點,以“24小時即時響應”的理念向客戶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 公司負責人表示,上海發那科將不遺余力,繼續為裝備制造業實現工廠自動化變革提供先進技術,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各產業結構升級保駕護航。 安川電機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落戶武進 2012年3月6日,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安川電機株式會社正式落戶中國。 該企業座落于武進高新區,主要從事“機器人,使用機器人的自動化設備系統,以及附屬品、零部件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機器人,并提供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該項目最終投資方日本安川電機株式會社創立于1915年,是以生產研發機器人和超級環保電機著稱的高新科技企業,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機器人系統生產企業,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及營業額均居世界之首,在工業機器人(焊接機器人)領域屬于領軍企業。 ABB領跑中國機器人市場 2011年ABB公布的第三季度季報中顯示ABB機器人業務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ABB表示:自1994年ABB機器人業務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不僅在上海建立了機器人業務部全球研究中心,并于2006年將ABB機器人業務全球總部遷至上海,還在2009年啟用了一個全新的生產基地,實現了機器人產能的成倍增長。如今,ABB機器人業務單元在中國擁有的員工數已超過1000人,裝機總量已經超過1萬臺, 占據中國20%的市場份額。 在“2011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記者注意到,ABB利用超過2/3的展臺面積集中展示了其機器人產品,其中不僅包括在華研發的首款機器人IRB120,而且還有今年6月由中國本地研發團隊推出的全球最快的碼垛機器人——IRB460。“IRB460是我們兩年前啟動的項目。由于此前的碼垛機器人針對的是歐美市場,機器人占地空間大、速度不夠快,且載荷不適合中國的應用特點。為此,考慮到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我們開發了此款機器人。”ABB表示。 目前,機器人產品更多涉及到定制化的應用,而如何為客戶量身定制產品,ABB有自己的標準:首先,從產品設計本身來看,ABB機器人產品基本上是模塊化組合,極易方便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其次,ABB還通過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利用他們的系統集成方案,為終端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 如今,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關注產品本身的能耗問題。ABB表示“過去,我們在設計、優化時考慮更多的是機器人的速度、精度和成本,而今也將‘能耗’加入衡量指標。ABB以后的機器人新品都會公布‘能耗’數據。作為業內首先倡導節能理念的企業,ABB希望在行業里樹立一個標準,使得機器人產品在實現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也能降低自身使用的能耗。” 對于未來,ABB表示“ABB不僅要加快機器人本身的技術進步,還要重點關注制造業的整體應用趨勢。未來的各行各業中都存在機器人的發展空間,ABB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加快對不同行業的深入了解,開發出滿足這些行業標準和安全性等要求的機器人產品。” 愛普生聯手哈工大開展工業機器人戰略合作 據2012年1月29日報道,愛普生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哈爾濱舉行,雙方就工業機器人研發、成果轉化、合作推廣等方面達成一系列重要協議。雙方合作的具體方向包括:協助哈工大在機器人應用領域方面的研究;豐富學生參與創新、實踐的平臺;協助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獨立設計、實踐和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創新實踐;在資源、價格、服務等各方面為哈爾濱海爾哈工大機器人公司和哈爾濱展達機器人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優惠和扶植;培養儲備行業人才,促進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等。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小池清文表示,愛普生與哈工大的戰略合作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并將帶來多贏的結果。此舉將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升級起到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Adept工業機器人進入中國低調落戶上海 2012年3月20日報道,在視頻監控機器人設計領域享有全球聲譽的AdeptTechnology公司正式低調進入中國,在華成立第一家子公司——愛德普機器人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為中國的渠道合作伙伴、系統集成商和用戶提供單軌、四軸、平行、六軸等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并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AdeptTechnology是一家專注于設計、研究及制造機器人的公司,2012年公司決定在上海設立子公司,拓展全球銷售戰略。據其權威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2010年中國機器人裝機總量已突破5萬臺,預計2011年中國機器人應用將增加64%,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其中國區運營客戶服務經理蘇金龍對CEC記者說:“我們對中國機器人市場遠景比較看好。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對于產品的安全和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具有視覺導航技術的機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一些無法勝任的工作,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另外,將包裝產品裝箱之類的簡單重復工作,機器人應用的智能化優勢也愈加體現。機器人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此番觀點也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不謀而合。 來源:電子工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