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電池因其高性價比和高效能,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電池性能會逐漸下降,安全性問題也隨之增加。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正極金屬離子溶解到電解質中。由于溶解量極小,研究這一過程一直充滿挑戰。 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實時觀測正極金屬離子的溶解過程。他們的研究成果于最近發表在《通訊材料》(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上。 研究人員能夠利用MRI技術,因為從電池正極溶解的錳離子(Mn2+)是順磁性的。具體來說,他們觀察了在商用電池電解質LiPF6 EC ![]() 這種方法為研究不同電解質、電極和添加劑對金屬離子溶解的影響提供了寶貴幫助。未來,這一技術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更深入地理解電池內部反應機制,并推動新型電池技術的開發。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