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的全球浪潮下,3月28日,由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前海管理局科技創新處、寶安區產業投資集團、華為云(寶安·前海)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聯合主辦,CSDN中國開發者網絡承辦的“2025深圳具身智能機器人CXO思享會”在深圳前海弘毅大廈成功舉辦。 作為《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發布后的首次行業高端對話,本次會議匯聚了宇樹科技、眾擎、越疆、逐際動力、優必選、香港中文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政府代表、行業領軍企業CXO、頂尖科研學者100余位嘉賓,圍繞“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生態共建”兩大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為深圳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千億級產業集群凝聚共識、擘畫路徑。 前海管理局科技創新處處長張俊,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科協主席沈彥,寶安區產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趙俊峰等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出席了活動,共同為會議作出政策指導及實踐建議。 前沿洞察:解碼產業發展密碼 在主題報告環節,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員陳能軍、兆威機電副總裁陳毅東、利和興董事會秘書王朝陽、復臨科技高級副總裁李峻,圍繞“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和未來發展”分別作出專題報告,深入探討了具身智能機器人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和產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陳能軍研究員在《產業趨勢與城市未來》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國際競爭格局:“全球具身智能正經歷‘硬件支撐技術,技術驅動應用’的良性循環,盡管面臨核心芯片依賴進口、數據生態滯后等挑戰,中國通過‘產學研用’協同加速技術自主化,深圳更規劃2027年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劍指國際領先地位。未來,具身智能將重構城市與產業生態。 平臺賦能:根技術攻堅擘畫五年倍增產業藍圖 華為云(寶安·前海)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運營負責人許秀允介紹,該中心由寶安區政府、前海管理局與具身智聯等聯合發起,以“瞄準國際前沿技術,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使命,聚焦具身智能根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目標五年帶動深圳機器人產值倍增,成為深圳經濟增長新引擎。通過建設基礎實驗室和聯合創新項目實驗室,中心計劃三年內落地10個重大聯創項目并實現產業化,覆蓋工業、服務、康養等場景,為產業上下游企業提供技術賦能及政策支持,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寶安前海構建具身智能產業高地。 生態共建: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雙輪驅動 在圓桌對話環節,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執行會長范叢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助理教授、AIRS異構多機器人協同方向技術負責人高源,華為云(寶安·前海)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首席機器人專家徐大眾,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賈振中,億嘉和科技副總裁張晉博,火狗智能創始人曹偉景,中軟國際模型工場業務部技術總監何宏國,達闥機器人研發中心總監李酒圍繞"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技術突破、應用場景與產業生態構建"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本次思享會不僅是技術交流的平臺,更是產業生態共建的起點。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之都,深圳正以先行示范"的擔當,譜寫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篇章。未來,隨著創新要素的持續集聚和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這里必將誕生影響全球產業格局的科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