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的發展,能繞開“加油站”嗎?至少目前來看,答案更接近否定。 近日,網上流傳出了多張小米全新SUV車型的諜照,據網傳信息顯示,這是小米代號“昆侖”的全新增程SUV諜照,按照規劃將于YU7之后,在2026年推出。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小米汽車第一次曝光加入“增程神教”了,早在去年就有相關信息傳出,只不過小米汽車官方既沒有確認也沒有否定。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車型的代號或尺寸等其他信心很可能與我們最終見到的有所出入。 但“增程神教”,小米汽車大概率是入定了。近日《財圈社&道哥說車》在小米官網招聘板塊以“增程”為關鍵詞搜索職位發現,小米有關增程的職位有14個,包括質量工程師、產品經理、采購經理等眾多崗位。此外,在第三方招聘網站上,也有小米汽車或小米有關增程職位的招聘。 在小鵬汽車、廣汽埃安、深藍汽車、智己汽車等品牌已經加入或明確將加入“增程神教”后,小米汽車大概率也將進入“加油站”。 加入增程神教?小米汽車開創第二賽道? 小米汽車加入“增程神教”的消息由來已久,博世去年9月發布的技術路線圖意外透露了小米汽車的產品規劃。根據該路線圖,小米計劃在2025年發布兩款新車型:小米SU7 Ultra和代號為MX11的首款SUV(YU7)。 目前來看,這兩點已經得到證實。同時該路線圖還曝光:小米汽車2026年將推出首款采用增程動力的SUV車型。如今來看,這可能又將被證實。從網絡上曝光的諜照來看,小米增程SUV與小米SU7或YU7的風格迥異。前者尺寸較大、造型方正,目前完全看不到保時捷、法拉利等品牌上的運動風格,而更偏向理想汽車的家用風格。 值得關注的是,小米汽車是近年來少有甚至可以說唯一的上市即爆火的造車新勢力,小米年報顯示,小米汽車首款車型SU7系列2024年累計交付136,854臺,連續5個月單月交付超2萬臺。作為中型純電動轎車,小米SU7的市場表現足以羨煞旁人。 與此同時,其前不久上市的小米SU7 Ultra也繼續呈現熱銷狀態,上市72小時大定訂單突破1.9萬臺,鎖單量達1.08萬臺,直接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108%。兩款車型也證明,小米汽車在“賽道風格”或者說運動型轎車領域取得了成功。此外,從小米YU7的官圖來看,這同樣是一款運動型SUV。 如今小米增程SUV諜照曝光卻與師兄風格迥異是否意味著小米汽車要開辟第二條賽道。 增程大法好,小米汽車產不完根本產不完? 眾所周知,增程在前幾年是新能源技術路線鄙視鏈的低端,包括長城、大眾等都公開向“增程”開炮,稱其為“落后技術”。但架不住,增程在市場端是真的好用,理想汽車憑借增程大法以及產品定位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率先盈利的車企,零跑、深藍等也因此在銷量上成為佼佼者。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China Annual Electronic Vehicle Tracker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突破1,100萬輛,同比增長38.1%。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同比增長85.7%)與增程式動力車型(同比增長99.3%)在新能源車中的占比繼續提升,分別由2023年的20.5%與7.1%增長至27.6%與10.2%。 市場數據也證明,增程的確是新能源車企提升銷量的一個好辦法。在此背景下,包括小鵬、埃安等均已經明確將進一步擴充增程賽道,進行雙軌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就同一款車型而言,增程和純電的市場預期差距也大的嚇人,方正汽車團隊曾對不同能源形態的享界S9做過銷量預測,其預計:純電版穩態銷量介于1900~3100輛/月,而增程版本穩態銷量能夠達到5900~15000輛/月。 如果將這一邏輯帶入本就熱銷的小米汽車,那么小米汽車面臨的就會是“生產不完根本生產不完”的幸福困境。有趣的是,近期有關小米汽車擴產的消息也頻頻出現,包括小米集團將擴大其在北京建設的第二座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規模,以及在上海或武漢等設立工廠的傳聞。難道小米汽車早有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車雖然來的晚但目標高遠,2023年初的技術發布會上,雷軍曾表示,重申將從底層核心技術出發和“十倍投入”的決心,最終目標是通過15-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 (cr: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