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近日剛剛通過了一個新法案:《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旨在保護美國電腦網絡免遭攻擊。聽這個法案的名字,又是“共享”又是“保護”,實際上,還是一張掛羊頭賣狗肉的大旗。美國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上周四經過5小時的辯論,以248:168票通過了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法案鼓勵美國公司和聯邦政府共享從互聯網收集來的信息,以防止網絡犯罪集團、外國政府和恐怖分子的網絡襲擊。根據這項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可將有關網絡威脅信息轉告相關企業,以防來自別國的網絡攻擊,而這個“別國”說的就是俄羅斯和中國。對于這個法案,白宮方面發出警告說,由于對法案涉及的隱私問題的關注,奧巴馬總統將會否決眾議院通過的網絡安全法案。 主針對奧巴馬將否決這一法案的表態,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奧巴馬政府的做法是錯誤的。而對奧巴馬來說,一個任期將滿,“互聯網開放”這五個字是貫穿他5年仕途的關鍵詞之一。 奧巴馬:作為總統,我有意和大家一起寫下美國知識的下一個篇章,這也正是我當時參加競選的原因之一,為了不錯過眼下的契機,我們必須保證信息的自由傳遞,而開放的互聯網就是一個良好的開頭。在互聯網的建設過程中我不會為任何人破例,因為一旦對某些應用或者某些網站網開一面,那些微弱的聲音就會被淹沒,我們最終都將成為失敗者,互聯網是歷史上一個最為開放的網絡,我們今后也要確保這一點。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分析說,對互聯網監管方式產生的分歧,也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歷來的爭議之一。 郭憲綱:奧巴馬講過,他說這個法案,它很多涉及到美國公民的一些隱私,它不僅是對中國和俄羅斯,對這種網絡法加強管理以后,它必然會要涉及到一些個人的權利。而民主黨是特別強調要尊重個人的自有權益的,而共和黨有的時候為了安全,它覺得可以在這方面不太講究法規的制約。比如說9·11之后當時小布什政府,那是共和黨政府,為了國家的安全,竊聽一些私人的電話等等,這都是侵犯個人的自由的。但是到民主黨執政的時候,對于這些都是要取消掉的,兩黨在個人隱私、自由方面還是理念上有所不同的。 說到網絡威脅必提中國。美國國會隔三差五針對中國的法案,在不少互聯網安全專家看來,幾乎沒有回應的價值。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表示,單從技術上講,美國的假設就無法成立。 姜奇平:目前互聯網上黑客攻擊的問題是全球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美國面對的挑戰,也是中國、俄羅斯以及各國的一個挑戰,把黑客攻擊片面歸咎于中國和俄羅斯我認為是極不客觀的。目前網絡攻擊采取的是很隱蔽的方式,很難確定攻擊方向,黑客經常把IP地址隨意設定在相關的地方,僅憑IP地址是很難確定攻擊方向的,中國和美國和國際社會應該共同正視和面對這個挑戰,而不要互相指責,我認為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看來,美國的互聯網生態中,最大的害蟲都是土生土長的。 金燦榮:在實際生活里面,它真正的威脅肯定不止來自于外國,說中國在這個里面,就有一點冤枉。因為我們中國實際上在互聯網方面也是受害國,我們也經常也被人家攻擊。很多海外的網站,用中國的網站作為中介來攻擊第三方,其實我們也是受害國。把全部海外的安全合在一塊,我想對于美國老百姓來講還不是意義很大的事,主要問題是他國內的,就是那種種族仇恨言論、色情,商家對個人隱私,個人金融利弊的侵犯這個問題,加強信息化管理肯定是一個客觀的要求,只不過現在就是說,現在兩黨對怎么管現在是有矛盾的。 目前來看,盡管這份《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在美國眾議院獲得了通過,但要具備法律效力,還需經參院批準,而民主黨人顯然不會讓共和黨人如愿以償。退一萬步說,還有聲明要形式否決權的奧巴馬總統把守最后一關。那么,否決這項法案,奧巴馬究竟是為了國際關系,還是為了討好選民?金燦榮認為,目的顯而易見。 金燦榮:奧巴馬肯定沒有意愿討好中國,因為我們中國不投票。現在美國的政治現實是罵中國得票而保護中國不得票,所以他肯定不是討好中國。我想主要是為了民主黨選民,因為這個法案把一部分監控權利交給政府了,對美國公民是有一點危險的,也許以后你避免了商家偷你的金融信息,可是政府把你的一舉一動都掌握了,這是比較恐怖的一個事,這是奧巴馬否決的主要理由,他不是因為中國,是因為他自己的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