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3年中國第一條國際海底光纜系統的建成,到現在已經擁有7個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并且還正在建設更多的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在上海,在崇明登陸的有 3個光纜系統,在南匯登陸的有3個光纜系統,上海已成為亞太地區國際通信的一個重要的通信轉接中心。 具體通信光纜布圖信息請查閱:http://www.cablemap.info/ ![]() ![]() ![]() 1亞歐海底光纜系統(SMW3) 上海崇明 中國電信集團 2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H-US) 上海崇明 中國電信集團 3亞太2號海底光纜系統(APCN2) 上海崇明 中國電信集團 4中日海底光纜系統(CJ) 上海南匯 中國網通集團 5環球海底光纜系統(FLAG) 上海南匯 中國網通集團 6C2C 上海南匯 中國網通集團 二、亞歐海底光纜系統(SMW3)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亞歐海底光纜系統,全長39000公里,連接了33個國家和地區,工友39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登陸站在上海崇 明和廣東汕頭,傳輸速率為2.5Gb/s x 8個波長,并將擴容到16個波長。該系統共有兩對光纖,于1999年12月開通投產。 三、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H-US) 它連接亞洲和北美洲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光纜之一,全長約30000公里,共有9個登陸站,中國的登陸站分別為上海崇明和廣東汕頭。其他 登陸方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和中國臺灣。該系統的傳輸速率為2.5Gb/s x8個波長,共有四對光纖組成,采用具有自逾功能的環型網絡結構。該系統于2000年1月開通部分段落。 四、亞太2號海底光纜系統(APCN2) 連接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亞太2號海底光纜系統,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光纜之一全長約19000公里,共有10個登陸站。中國登陸站在上海崇明和廣東汕頭,其他登 陸方還有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中國臺灣。該系統的傳輸速率為10Gb/s x 64個波長,共有四對光纖組成。該系統采用了具有自逾功能的環型網絡結構,終期容量為2560Gb/s。該系統于2001年底開通。 五、中日海底光纜系統(CJ) 連接中國上海南匯和日本宮崎的中日海底光纜系統,全長 1260公里,傳輸速率為560Mb/s,共有兩對光纖組成,能夠提供7560條電話電路,是我國第一條國際間的海底光纜系統。該系統于1990年開始醞 釀建設,到1993年10月開通投產,期間建設周期用了近3年時間。 六、環球海底光纜系統(FLAG)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里,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該系統的傳輸速率為5Gb/s,共有兩對光纖,并于1997年9月開通投產。 1.APCN2(亞太二號)海底光纜 帶寬:2.56Tbps 長度:190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2.CUCN(中美)海底光纜 帶寬:2.2Tbps 長度:300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美國。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3.SEA-ME-WE 3(亞歐)海底光纜 帶寬:960Gbps 長度:39000km 經過地區:東亞,東南亞,中東,西歐。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4.EAC-C2C海底光纜 帶寬:10.24Tbps 長度:36800km 經過地區:亞太地區 入境地點:上海,青島 5.FLAG海底光纜 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6.Trans-Pacific Express(TPE,泛太平洋)海底光纜 帶寬:5.12Tbps 長度:177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韓國,美國 入境地點:上海,青島 (OFweek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