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Suppli公司,由于中國對高速互聯網接入的需求大增,第三和第四季度全球寬帶用戶數量回升,擺脫了第二季度小幅減少的局面。 iSuppli公司的數據顯示,包括DSL、有線和光纖等主要領域在內,第三季度全球新增寬帶用戶預計環比增長5.8%至1,650萬個。第二季度用戶數量出現季節性下降,減少6.6%至1,560萬個。 總體來看,第三季度寬帶用戶數量接近回升至第一季度時的1,670萬個。另外,第三季度回升似乎也預示2010年第四季度用戶數量將有更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增長7.3%至1,770萬個。 下圖所示為iSuppli公司對2010年各季度全球寬帶用戶數量的預測。 ![]() iSuppli對2010年各季度全球寬帶用戶數量的預測。 第二季度全球寬帶用戶增長最突出的是中國與歐洲,分別占新增用戶的35%與26%。得到確認的用戶數量數字最新只到第二季度。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寬帶用戶數量繼續高速增長。第一季度創下紀錄最高水平,新增用戶約為600萬個。第二季度增速略有下降,新增用戶540萬個。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iSuppli公司的預測顯示,預計該國的寬帶用戶增長速度不會放緩,今年最后兩個季度的新增用戶數量均為570萬個。 競爭仍在繼續:電信公司對多服務運營商(MSO) 盡管寬帶用戶數量不斷增長,但支撐高速互聯網接入的技術變化迅速。 由于捆綁話音與數據的服務需求更多的帶寬,市場正在從寬帶數據模式向所謂的“wideband”多服務與多媒體模式轉變。當網上沖浪是寬帶的殺手應用時,1-2 Mbit/Sec的數據傳輸速度可能就夠用了,但隨著消費者轉向網絡游戲、流媒體和網絡電視等數據量較大的應用,30-50Mbit/Sec的數據傳輸速度不久就會成為標準要求。 因此,電信公司與多服務有線運營商都在積極爭奪對wideband市場的主導權。 雙方之間的競爭在美國最為突出,當地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Verizon等電信公司,與時代華納等有線運營商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競爭,兩大陣營都能普遍觸及每個美國家庭。 2008年電信公司處于領先地位,并將優勢保持到2009年,通過成功布署光纖服務吸引到大量客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光纖服務是U-verse,而Verizon的是FiOS。 但2009年中期形勢發生逆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Verizon的光纖布署與營銷勢頭下降,而有線運營商則繼續推進。因此,有線運營商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占上風,并把優勢地位至少保持到了2010年上半年。 iSuppli公司認為,有線運營商的真正優勢在于其能夠以較低成本布署wideband傳輸速度。許多現代新式有線網絡能夠為每個用戶提供20-50 Mbit/Sec的速度,而每戶只需20美元。相比之下,如果采用光纖,每個家庭需要投入600至1,500美元。 除非光纖的商業模式得到改善,否則在中期內,有線的巨大成本優勢將是其有力的競爭武器,有線運營商繼續加快wideband布署。 作者:Lee Ratliff iSuppli公司 如欲進一步了解內存市場的最新動態,請參閱Ratliff的報告:Broadband in U.S. Tips toward Cable as Telcos Slow Inves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