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之家 美國芯片制造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報告,2024 年美國政府在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制造業的建設資金投入將達到過去 28 年總和的水平。 這一驚人增長的背后是拜登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的強力推動。該法案于 2022 年通過,總投資額達 280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03 萬億元人民幣),旨在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因為美國目前在全球先進制程芯片的制造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英特爾、三星、美光等公司都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在美國新建芯片制造工廠,該法案還將國內研發作為資金支持的另一大重點領域。巨額資金的投入正對美國芯片產能預期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到 2032 年,美國國內芯片制造能力將增長兩倍,并有望生產全球 30% 的領先制程芯片。這一預期甚至超過了美國政府的既定目標,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 今年 2 月曾雄心勃勃地提出目標,到 2030 年美國要生產全球 20% 的領先制程芯片。 目前,包括英特爾位于俄亥俄州的新工廠在內,許多新建芯片廠的建設正在進行中。這些工廠將成為芯片制造領域的重要力量,有望為美國帶來領先制程芯片的研發能力,這將是美國芯片制造業的一大突破,此前美國主要集中于制程更大和更簡單的芯片生產。 盡管投入巨資,但美國各地的許多芯片工廠建設都面臨著嚴重的延誤問題。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等公司的新廠建設都比原計劃滯后一年以上。業界普遍認為,造成延誤的主要原因是監管不暢,這也使得美國成為全球芯片制造廠建設速度最慢的國家之一。 |